1)第402章 韩穗的断言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穗说的内容,除了吸引赵桓之外,同样引起两位宰相的注意力。

  作为国家宰执,宰相们看的都是一路、一府的税收,极少会关注到一个工坊在一座县里会有甚么影响。

  听完韩穗之言,张浚立即问道:“一座工坊能给当地提供如此多的税收,各地岂不是都踊跃引进资本前来办厂?”

  “设一座县里有两三个这种工坊,则税赋、薪资、福利势必都要翻倍。”

  大宋内地总共一千二百三十四个县。中原一亿两千万的人口基本都生活在这些汉地精华领土里。

  出了燕云,北方新拓的领土虽然广阔,但人口相对较少。将他们刨除在外的话,大宋一个县平均正好约十万人。自古以来都算是绝对意义上的大县。

  工坊里基本上都是有男有女,尤其这种纺织工坊,更是女工居多。

  一座工坊四千人,占全县人口的比例大概为百分之四,这个人口比绝对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

  甚至工匠一万人,十分之一的比例,以大宋的农业发展水平而言,也能满足百姓口粮。

  大宋的问题不是养不起人,而是百姓赤贫,尤其没有土地的百姓,当初要承担沉重的人头税,才导致的民不聊生。

  但如果一座工坊里能提供上万人的就业,那堪称当地的一大幸事。

  赵桓觉得,倒是有种形势跟韩穗所言的特别像。

  在封建时代,经常有百姓活不下去,卖身王府、士大夫之家,为奴为婢。

  豪族家里,妻妾成群,仆人无数,这些人为王府服务,获取薪酬,但不从事农耕生产。

  如今百姓们投身工坊,也就是领贵族老爷的钱和领商人的钱这点区别。

  有一份收入,这个家庭就大幅度脱离赤贫,更能抵抗天灾人祸。

  官员也是不希望自己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引发叛乱事端的。

  一旦发生这种事情,朝廷肯定会追究其责任。

  因而赵桓说道:“这么看来,官员们趋利避害,也得鼓励治下多设几座工坊。”

  韩穗直接断言,向在座的众人说道:“这工商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以为,这并不以某个官员的意志,就能改变这种发展趋势。”

  “而且,我以为,士大夫一定无法复辟。工商业发展或许有所坎坷,但中原必将有一日,工商将全胜于天下。”

  “我朝市民必将取代士大夫们,成为国家新锐。一如秦朝军功爵位的新锐取代此前公卿元老,唐朝关陇军事集团取代世家门阀。”

  “自科举以来,儒家当政,所以开拓进取精神萎靡,国家失去汉唐积极向外开拓的锐气。但在我朝,开拓之锐气,将远迈历代,即便有军功授田的秦朝亦不能比!”

  张浚出身于士大夫之家,对韩穗的看法很不认同,立即问道:“我辈士人,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每个士子都铭记横渠四句,为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