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8章 万王之王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赵桓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想法不错,出去看一看的确也好。可以去印地拜一拜佛像,去七河看看西域风情,南洋看一看华裔昌盛。”

  如果脚步足够远,就会发现在当下的大宋疆域内到处是奇异的交融。

  比如在萨秣建(撒马尔罕)这座充满中亚风情的城市里,供奉的万王之王已经变换了主人,从李治变成了赵桓。

  萨秣建以前是康国故地,大唐李治在位,在这里设置了康居都护府,治所在萨秣建。

  于是撒马尔罕的万神庙里,数百年来一直供养着万王之王李治。

  甚至因为民俗祭拜,当地的神像,都是李治在猎杀狮子。

  当然了,李治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这么勇。

  军事征服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会留下深刻无比的痕迹,而且会成百上千倍的增幅文化影响力。

  而如今大宋追随着先代的步伐,重新征服了这一片区域,自然也再次把影响力扩散过去。

  李治万王之王的位置让给了赵桓,但大宋文化开放包容,并没有因为他是前朝皇帝就砸碎他的神像。

  历代改朝换代都免不了杀伐屠戮,放火焚烧,文明毁于一旦。

  大宋在这方面还真没什么黑点。

  赵桓连圣城耶路撒冷里面的异教文化都能容忍,对同文化的印记自然没有破坏。

  李治是万王之王,并不影响他赵桓是各国的官家嘛。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他赵桓这个官家兼三、五之德,所以德高于天皇,地皇,人皇。自然也高于李治这个天皇。

  不要把皇帝、朝廷想的太严肃,一板一眼的。

  有时候这些人执着认真的让人无法直视。

  就要争个名义上的高低。

  匈奴单于和大汉皇帝关于国书长短,彼此称呼能绞尽脑汁,争个高下。

  就连大宋的海上之盟,前期大量时间,双方往返就在争论一个“大”字。

  使者往返跑一趟又一趟,就计较一个宋朝给金国的称呼究竟是“金国”还是“大金国”。

  称大宋理所当然,但称呼大金这个事,两国皇帝,一群大臣,无数人力物力耗费进去,就要斤斤计较出个结果。

  说到外出游玩,小巧最感兴趣,立即兴高采烈的说道:“西域我知道,有敦煌壁画,还有莫高窟,都是关于佛教的壁画,非常有名。我要以后组建了商队,去西域经商的时候,就去这里看看。”

  赵桓笑着说道:“这就是你的固有印象了。西域、七河一带,不仅有佛教壁画,还有中原壁画。”

  “比如高宗狩猎图和武后泛舟图。于西域风情之中,见我中原风景壁画,亦是一胜景。”

  显然这一切离普通百姓的距离非常遥远,西域那是中原已经放弃许久的地方了。

  乍闻当地风土人情依旧有中原遗风,所有人都既惊叹又神往。

  当然,赵桓之所以知道这些,也是当地官员上奏的札子里面所报告的。

  大宋文化在当地的传播,要比赵桓所预期的还要更迅速,更勐烈。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