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1章 新大陆的探索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1章新大陆的探索

  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没错,就是手工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供需关系的重要性无需多提。

  需求是推动市场发展,技术进步的最重要动力。

  但大宋现在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内需有些萎靡。

  一亿两千万人当中,农民人口大概要占一亿人。

  这庞大的人口想要转化为消费市场,需要的要素太多。

  要么帝国不断开疆拓土,让人均的耕地提升上来。

  像西晋开国时期一样,所有百姓手里都有大量的耕田,从而使家家户户积累了大量余财,从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要么就像徽宗朝一样,承平日久,社会通过积累,拥有了大量的财富,推动了城市商业经济的极度繁华。

  最后就是农业产出急剧增多,农民通过种田也能赚取大量财富,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后,还有余财可以进行消费。

  大宋本身的商品很经济繁华,但工业同样发达,整个社会还没到达工业产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地步。

  所以赵桓必须要扩大整个社会的市场需求,从新大陆引进粮种是最重要的手段,它不仅能提升大宋百姓的农业产出,增加农民的财富积累。

  更能传播到西方,使西方的人口增长起来。

  人多了,消费的需求自然也就变大了。

  通过这外部的需求,来拉动大宋内部的工业增长,推动大宋工业化进程。

  看完玉米,赵桓又在粮种里面找到了番薯和马铃薯,也就是地瓜和土豆。

  这两个东西的作用,赵桓在鼓励商人出海时就已经考虑清楚。

  粮种取出,交由农学院培育,赵桓没有再多关心。

  但他也没有令孙琳离去,而是关切的问道:“你这一趟远行,在新大陆有何见闻?”

  孙琳犹豫了一下,说道:“臣所说可能在诸位公卿看来极为荒谬。”

  赵桓让吴革搬了把椅子过来,他坐在人群之中,对着所有人说道:“朕曾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卿等都是我朝精英人杰,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如天文学家所见,冰洋之上,日升不降,终日白昼的时间有半年之久。如农学家之发现,作物在南洋足可一年四熟,而北方荒原只能一年一熟。又如地理学家所见,深渊之下,煮水沸腾,温度远超陆地,然在陇右都护府,热水甚至不能煮沸,无法蒸熟鸡蛋。”

  “故而可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四海殊异,不同于中原。”

  “卿等都应该以发现的眼光去看世界,而不要墨守成规,拘泥于刻板印象。”

  说完赵桓对孙琳挥了挥手,招他走到近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