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膛线与火枪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膛炮制作出来。朕希望年底之前,就有一批火炮交付给神武右军。”

  神武右军作为大宋最具忠诚传统,骁勇善战的军队,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支换装热兵器的军队。

  赵桓转而对岳飞说道:“国家铸铜火炮,需要大量的铜。而高昌却仿制帝钞,搜刮铜币,遗害无穷,所以卿知道为何这个国家非灭不可了。”

  岳飞郑重点头,说道:“有此神器,臣必破高昌于西域,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大宋的对外征服,重建霸权体系已经是势在必行。

  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大宋的铸币权,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原料产地。

  中原自古缺铜,但在西域,在南亚,尤其在印度,铜还真不是特别稀缺的金属。

  如今大宋的局面是,越向外扩张,越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军事霸权。

  赵桓面带微笑,对岳飞说道:“当然不会让卿只带着火炮就出征,朕还为卿准备了另一种利器。”

  沈耽一挥手,工匠们立即抱着一柄火枪走了上来。

  历史上第一把火枪的发明时间是1128年,而如今是1133年。

  在赵桓的干预下,火枪的问世时间足足晚了五年。

  但科技水平却整整提升了一代!

  从突火枪,变成了火绳枪。

  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材质大不相同,如今赵桓拿在手中的这把突火枪并不是以竹竿为材料,而是以实木为材料,枪管则以钢铁为主。

  但这根枪管可不是泥模打造的,而是工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沈耽向赵桓介绍道:“为了打造这枪管,工匠是以铁挺一条,粗如木箸者为冷骨,然后裹上烧红的铁锭,锤制而成。”

  这是个纯手工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从第一代枪管,到二战,工艺一直是这样。

  “枪管被锤合在一起相对简单,关键则是使其枪管内部光滑白净,没有铁屑。为此工匠又设四棱锥约箸(筷子)粗细,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赵桓后世学的不是机械专业,还真不清楚原来打磨抛光,只要用四棱锥高速旋转就能完成。

  可能是为了保证枪管不炸膛,赵桓手里的这把火枪非常具备原始感,表现为一个又粗又长。

  枪管大概有足足有三指粗,估计口径得有三十毫米,几乎可以称为火铳。

  枪长五尺,枪管独占四尺有余。什么概念,一名皇城司亲从官也就堪堪五尺多一点,这火枪几乎与士兵奇高。

  至于点火,那就非常简单了。其原理跟大炮一模一样,扣动扳机,让绑在扳机前面的火绳落下来,直接接触火药,引燃发射。

  鸟铳得名,就是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

  一排工匠端过来二十把火枪,每个人右臂上都缠绕着足足一米多的火绳,火绳前端绑在链接扳机的夹子上。

  看到这一幕,赵桓顿时莞尔,这真是把火绳枪的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啊。

  不得不说,在皇权体制下,所有人都是绞尽脑汁地去体会圣意。

  赵桓一句火绳枪,整个火药作坊就竭尽全力朝着这方面靠拢。引火方式,必须是用缓慢燃烧的麻绳。

  “试枪吧,让朕看看这火绳枪到底有几分神韵。”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