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9章 奇观修不修?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定夺,等同于说看将领们在这一次会议中的表现。

  谁的眼光卓越,能高屋建瓴,在防御蒙古方面提出令人惊艳的方案,谁就更大概率获得这一职位。

  赵桓对所有人说道:“卿等也不要一直想着打打杀杀,蒙古草原的崛起不可避免。而且朝廷不可能兴师动众上万里进入不毛之地去犁庭扫穴。减丁之策只会导致东部蒙古被削弱,中部合不勒汗一系崛起。最终彻底失控。”

  “所以卿等要审慎考虑,综合布局,提出个文武兼济的方案。”

  辽东汉儿出身的王伯龙第一个开口,说道:“官家,臣自幼与胡虏杂居,深知其俗。夷狄胡虏,畏威而不怀德。朝廷纵有和平之念,而胡虏却有残虐本性。”

  “臣以为朝廷主力一旦南撤,蒙古必然铁蹄南下。”

  王伯龙的说法,颇合赵桓的观念,便问道:“那卿以为应当如何防范?”

  王伯龙当机立断,态度果决的说道:“臣以为必须要挫其锋锐,重创其军,方能树我朝之军威。为此,朝廷的精锐野战军应该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将两支精锐分别驻扎在南北两侧,随时准备出击。而边境交由卫军防卫。”

  “卿的意思是外松内紧,主动引诱蒙古入境,跟他们打一场大规模决战?”

  王伯龙重重点头,说道:“只要能重创一次蒙古铁骑铁骑,数年内都无需担忧边疆烽火。”

  营帐内无数将领都微微颔首,颇为认可这个方案。

  但赵桓却眉头紧蹙,骄兵悍将,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们极有可能轻敌冒进。

  “卿等可曾想过,如果野战失利该如何?”

  以王伯龙的部署,赵桓几乎可以预见,如果遇到蒙古铁骑入侵,南北两支野战军绝对不会跟对方协调。领兵将领,傲慢的就会带着一支野战军主动去与蒙古铁骑野战。

  那可是蒙古铁骑!

  都是数万对数万,宋军不是没有战败的可能性。

  明军讨伐没落的元朝,还有战败的时候呢。

  更何况,宋军如今直面正在崛起的蒙古黄金时代。

  一众将领都不太在意,提出这个建言的王伯龙更是直接说道:“臣以为,以我朝武德之昌盛,将士之忠义,为了保家卫国,大军必定能大破蒙古。”

  “卿能大破蒙古一次,能大破蒙古两次,能保证有胜无败?”

  况且还有个很严峻的问题。

  蒙古南下打劫,他们是正收益。

  而宋军只要集结,那就是劳民伤财。

  现在摆在大宋君臣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万里长城修不修?

  可以说,如今宋、蒙的边界,要比明朝还更漫长。

  这要是大宋精锐野战军在战场上覆灭一支,蒙古铁骑就可以在任何一处疆域上长驱直入数千里。

  “朕倒也不是强求卿等向朕保证,百年战事,只胜不败。朕的要求很简单,稳固住局势,十年之内不出现大规模溃败。”

  十年的时间,不是为了巩固边疆,而是为了准备大宋新军的军事改革。

  冷兵器的交战,是勇气、意志与体力的较量,宋军还有可能因为指挥失当而战败。

  可进入热兵器时代,组织与科技的巨大差距,蒙古铁骑几乎不可能覆灭宋军。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