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2章 盈利与抵押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盈利与抵押

  借贷是银行的核心业务。

  赵桓参照西方设置皇家朱旗银行,除了期望皇室能够自食其力,减少对天下百姓的负担外。

  最大的目的就是用银行促进大宋民间的工商业繁华,以及抑制大宋堪称病态的高利贷产业。

  燕颖让银行主事将借贷的账簿搬了过来,供赵桓查阅、审核。

  同时她亲自向赵桓介绍道:“虽然朱旗银行免不了高高在上的态度,但权威方面却也得到了东京百姓的认可。”

  “所有人都清楚朱旗银行乃是皇室银行,贯彻皇家威信,绝不会朝令夕改,自坠名声。所以借贷者甚众。”

  “我朝鼓励工商,又复开丝绸之路,商队繁茂,民间需要提升工坊产出,扩大商队规模,充实资金成本。”

  “为了给民间工商业发展提供资金,银行共贷出钱六亿三千五百万贯。”

  六亿三千五百万贯,比大宋一年财政税收还要高。

  按百分之四的利率计算,仅是一年的利率就高达两千五百四十万贯。

  当初王安石的青苗法改革,设想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所憧憬的理想情况就是这般模样。

  但现实总是与完美设想有所区别。

  因为这六亿三千贯钱与储蓄的八千万贯钱不同。储蓄是常年存在银行当中,而贷款却是有借有还的流动资金。这六亿三千万贯是个累计数值。

  否则按高利贷的利率,这六亿钱借一年,第二年就有六亿贯的收入。大宋什么都不用做,靠着贷款就能五年实现财政收入突破百亿。

  赵桓翻了翻账簿,朱旗银行去年的盈利总计是一千一百九十七万贯。

  接近一千两百万贯的利润,当之无愧的是大宋最赚钱的生意!

  做个对比,皇室在东京掌控了数千处房产,日入斗金。现在每天,注意是每天,都能收入一万两千多贯钱。全年收入也才堪堪四百三十万贯。只有银行收入的三分之一。

  至于田庄,那就更别提了。近万顷农庄,也就是近百万亩良田,租税才堪堪四十万贯。

  跟大宋最赚钱的两个行业,房产和借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赵桓唯一疑惑的是,银行哪来的那么多钱借出去?

  “朕记得皇室在银行的战略储备资金只有三千万贯,即便加上吸收的存储资金,也只有一亿一千万贯。银行怎么经营出了六亿贯的累计金额。”

  李丰年主动扛起责任,向赵桓解释道:“禀官家,是草民向三司借的钱。”

  “银行向三司借钱?”

  “是的。草民以黄金、白银为抵押,向三司借钱一亿贯,约定每年支付三司百分之一利息。”

  这是资金杠杆啊。

  赵桓眼神一亮。

  难怪这个李丰年能够力压众人坐在银行主事的位置上。

  虽然银行的风气充斥着一贯的傲慢,但这并不意味着李丰年的能力不足。

  在这个封建王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