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 地图上的井田制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种方式是什么?”

  赵怀恩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那就是夺其牧场,生死之争。胜者不仅获得了牧场,还将其部落力量吸纳,从而壮大自身势力。”

  “我认为大军慢下来,回鹘人甚至可以不用王师征伐。”

  刘锜大概猜到了他的意图,问道:“伱想将回鹘人的牧场划给吐蕃人。让吐蕃人去与回鹘相争?”

  赵怀恩说道:“我听说在中原,历史上有垦田令,只要百姓开垦了荒田,并耕种三年,这片良田就归他所有。”

  “在草原上亦可以如此。都护府完全可以发布向西拓荒令,牧场哪个部落占据,就归哪个部落所有。”

  “回鹘人的势力范围非常清晰,东起祁连山,西至昆仑山。在这两座高山之间,就是回鹘人的牧场。”

  “这一带,可以如井田一般,将牧场划归各部所有。各部在自己的牧场范围内游牧,不得越界。”

  刘锜还真不清楚这种形式,问道:“草原茫茫,各部能区分清楚自己牧场的边界?”

  赵怀恩理所当然的回道:“当然能。不然草原各部为什么会因为越界而发生纠纷,甚至动刀子闹出人命?”

  “节帅也也不要以为游牧部落便是居无定所。事实上所有部落都有自己固定的牧场。一般分为两片,春夏他们在平原广阔的牧场上游荡放牧。”

  “但到了秋冬,他们就会抵达山下,依靠山谷抵御风雪。所以对牧民而言,山脉与草原同样重要。《匈奴歌》词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整首歌里唱的都是山,而没有怀念草原。节帅必须适应对草原游牧部落的管理方式。”

  刘锜感概不已,到了高原仿佛一瞬间脱离了大宋内地的繁华与文明,重回上古那粗狂蛮荒的时代。

  摆在宋军眼前的要么是神话中的西海,要么是西王母所在的昆仑山。后面祁连山、高昌、回鹘更是无数诸夏先祖战斗过的地方。

  宋军沿着无数先祖的踪迹,再次重返先祖征战过的沙场。这一次必须一劳永逸的将这片疆土管控在手中。

  所以打赢并不是关键,关键是遂行有效统治。

  听完赵怀恩从游牧角度的发言,刘锜认真的说道:“你说的有道理。用攻克草头鞑靼立威,震慑回鹘人,让他们退缩,放弃牧场。然后以西部拓荒政令,鼓励吐蕃各部过去抢占牧场。双方势必会激烈交战。”

  “无论吐蕃人输赢,王师都能找到汇集起来的回鹘军队。”

  更关键的是,宋军开始尝试以仲裁者的身份管理游牧的牧场。

  大宋官员对着地图,画出横平竖直的几道疆域线,就成为无数部落牧场的边界。

  这套操作,是大英帝国最熟悉不过的套路。

  宋军武力震慑下,不会有哪个吐蕃部落跨越疆域,征伐其他部落,夺其牧场。这能极大预防某一个部落进行兼并战争,迅速膨胀实力。

  而且有了地图约束,冬季,宋军可以轻松在山区的某一片牧场找到对应的部落。

  日后无论征兵还是收税,都会方便许多。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