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令四方绝望的强大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不提这一战对交战双方有何影响。

  对如今的天下四方各国简直惊悚的可怕。

  这世界是怎么了?

  几年前,大家都还是菜鸡互啄。

  能出动一万骑兵,就能所向披靡。大规模的战事也就是双方几万人在一处地点争夺一下。

  如宋伐西夏,西军虽然号称十几万人,但在每一条战线上也就几万人。

  像渤海、高丽等国那就更别提了金军几千、几万人就能打得他们哭爹喊娘,跪地求饶。

  可是短短几年,这世界就变了。

  东方大地,这两个主宰一方的超级大国,动辄就出兵十几万,而且全部武备精良,旌旗甲胄、光照天地。

  全副武装的重甲步兵,人马具装的铁骑,皆数以万计。

  就这种精锐不应该数百人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走向?

  数千玄甲骑兵就能大破数万敌军?

  结果这么多精锐,在宋金战场上却都只是最普通的一员,全用来血肉消耗。成为双方意志与决心的对抗。

  四方小国实在不敢想象,当这两个国家解决了对方,腾出手来收拾四方局面时,那该是怎样的恐怖。

  也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世界一转眼就进入了噩梦模式、炼狱难度。

  可是没办法,他们正好赶上了这个时间节点,只能面对命运。

  金朝是开国之师,是一个国家军队动员能力最强的时期。哪怕金军不如中原王朝的开国之师,但动员十几万人、二十几万人还是能咬牙做到的。

  而宋军更是通过征兵法案把国家动员能力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远迈秦汉。

  十几万人的动员甚至只能算是国家的局部动员,在中原内部,在繁华江南,甚至完全感受不到大战正在激烈爆发的形势。

  反而如火如荼的建设着各种基础设施,发展着工商业经济。

  有如此强大的后方支撑,宋军在燕云的将士士气高涨,皆求建功立业。

  易州城内,宋军守将是吴玠与吴麟两兄弟。

  虽然被金军号称二十万人包围,但两人久经沙场,毫不惊慌,易州城内粮草足以支撑三个多月,守军有两万多人,金军不磕掉几颗牙,连城头都登不上。

  更关键的是,宋军还有十余万的援军,正在归义城整队列编,厉兵秣马,准备向北开赴驰援。

  吴麟巡视完城防,率着一队亲卫走到东门的城门楼上,找到在这里观察敌情的吴玠,说道:“大哥,我刚才巡视过城防了,各处都稳固妥当,每面城墙上仅是床弩、砲座就多达两百余座,矢石充足完备,金军敢攻城势必要碰个头破血流。”

  “将士们士气如何?”吴玠沉稳的问道。

  这位大宋名将以兵法著称,但却绝非一位儒将,相反他家世并不显赫,当年是以良家子身份从军。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在抵御西夏时,靠的是率部鏖战,身先士卒而逐渐崭露头角。

  在大宋,名将基本上都武艺出众,鲜有个人武力孱弱者,包括神武后军都指挥使杨存中,也是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

  这可能跟大宋民间武德充沛有关,真正喜好兵事的将领,基本都有一身好武艺。

  当朝廷不再刻意贬低武人,民间武德立即爆发。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