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 大宋的钢铁机床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侮辱了这个军器作坊。

  清朝去镇压白莲教,火药质量不行,平叛用的不是火药枪械而是瓦砾、砖石。

  如果两军列阵,以火器交战,大宋如今的热武器水平,能把大清碾的渣渣都不剩。

  而南北作坊,则是最擅长制造甲胄、兵杖,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冷兵器的巅峰,无以复加。

  之所以有如此超绝的水准,倒不是工匠们有何高超技艺,而是南北作坊大规模的使用了机床与流水线。

  赵桓听说后简直惊为天人,大宋居然有机床!更令人惊叹的是,还不是最近有的,是960年就有的。

  之所以赵桓如此清楚的算准了时间,是因为那一年正好是建隆元年,也就是陈桥兵变,大宋开国的那一年。

  运用到如今已经快两百年的历史了,南北作坊最近又把他进一步改进了。

  进入南北作坊后,赵桓就同岳飞说道:“朕听闻南北作坊有一种利器,能极大提升甲胄质量,令我朝甲胄坚不可摧,莹彻光明,可鉴毛发。”

  “莹彻光明,坚不可摧?”岳飞惊叹,说道:“若真有此等甲胄,我朝将士战力必定能更进一步。”

  南北作坊的监司是一名胖胖的官员,名叫苏熹。

  这个名字不是很出名,但他子承父业,他父亲的名字就如雷贯耳了,名叫苏颂,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右丞,以太子少师致仕,追谥太子太保。

  这个人历经元丰改制,元佑更化,亲身经历了王安石、司马光、章惇、蔡京等一系列人的斗争,但不立党援、以礼自持。

  所以你以为他是个张居正一样的官员?

  不!他是与沈括并立的大宋名垂千古的两大科学家之一。

  而且更难为可贵的是,这位大臣科研之余也没有落下造人,生下六子三女。三女全部嫁给了当朝大臣,六子也全部文官散秩加身。

  六个子嗣中总算有人秉持家风,把科学研究,格物致知的传统给继承下来了,就是眼前这位胖胖的官员苏熹。

  因为出身相府,苏熹眼界宽广,曾亲眼目睹过大宋巅峰时的各种器械,所以执掌南北作坊后很快就架设了机床,设置出生产线。

  听闻官家之言,苏熹笑着说道:“官家所提及的器械就在前方,名为旋作。”

  在苏熹德引领下,赵桓很快就看见了一座庞大的机床,竟然不是木制的,而是黝黑的钢铁打造而成。

  机床结构极为复杂,有庞大敦厚的钢铁臂杆,也有精密的齿轮,巨大的机械联动,一切环环相扣。让赵桓有种置身于墨家机关眼前的错觉。

  可是墨家那个时代钢铁产能不足,用的都是木制材料,到了两汉齿轮变成了青铜的,除了材质不同,其结构与后世齿轮完全没有区别。(不要问我古代怎么做到的,我也不知道。去年在真正的汉文帝墓里考古发现大量实物)

  到了大宋,青铜齿轮终于变成钢铁齿轮,驱动着这庞大的钢铁机床,为大宋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备。

  赵桓问道:“这个旋作主要用在何处?”

  苏熹躬身答道:“主要用于锻造冷锻甲,标准化切割进行金属切削和锻造。”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