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五章:长安盛景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还有公务在身,这要是没有按时完成可是要被礼部责罚,万万不能拖延。

  这些人的服饰各异,其中有些人他也认得,是藩属部落和国家的使者。

  听闻了呵斥声,那些使臣皆是一惊,有几名的胆小的使者已经是连忙退开了道路。

  番邦之国,从属之部,许多皆是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

  对于这些藩属部落和国家的使者,他并没有丝毫的和颜悦色。

  上国官员自要有上国的威严。

  如今明国共有八省十四州,内中组成的人口来源极为复杂。

  十四州原为汉地,开发完善。

  但是就算如此,在并州、凉州有乌桓和羌氐等部族。

  而在幽州则有乌桓、扬州有山越、益州有南蛮诸部、交州也有百蛮。

  而在作为屏障八省内外,更是部落繁多,还有一些番邦小国。

  东夷、北狄、南蛮、西戎,大小国度、番邦部族多达上百之数。

  北疆的鲜卑、呼揭、丁零,南疆的骠国、盘越、掸国、西域的车师、乌孙、龟兹等等。

  其地域虽然大多派遣了官员管辖,也被纳入了版图,但是不少的地方还是让其代为管理,实行的土司制度。

  这些土司、番邦属国都被按照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评级,然后册封为土司官员,授予职位。

  他们不仅需要缴纳赋税,还需要定期上贡,甚至还要贡献兵员,提供军队,作为屏障,以为先锋。

  而明庭要做的,只是提供保护,开放贸易。

  能够有资格在长安常驻使臣的,也只有那些稍大一些的番邦属国,但是就算是如此,这一数量也达到了四十余部,足以见如今明国国威之盛。

  而一些并没有上表臣服的外国,也在鸿胪寺内拥有专属的使者馆。

  而除去掌管番邦属国、他国外交之外,凡国家大典礼、宴飨、经延、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等也皆由鸿胪司处理。

  正是因为如此,权柄日重,鸿胪司如今才有了礼部四司之首的名号。

  “上国天官容禀。”

  一名身穿着锦袍,腰挂着铃铛的使者神色虽然惶恐但是却没有让开道路,而是硬着头皮仍然挡在前方。

  那使者的语调颇为奇怪,但是汉话说的确实不错。

  “我等听闻上国天君领军返朝,请问何时才能收到召见,与我等交接的官员说好今日告知我等,但是不见踪影,我等无奈不得已才拦阻天官。”

  官方的称呼之中,许安都是以道君的身份出现。

  那些流传于国内的传言之中,不知道为什么也传入了国外,一些部族和国家真的以为其是天神,所以都是口称天君,而后天君的称呼便开始流传了开来。

  到现在,在这些番邦属国之中,都是口称上国天君来代指许安。

  “我等也是怕觐见之时,失了礼仪。”

  那使者拿起手帕擦了擦额头之上的汗珠,他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