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四章:内阁制、三府六部。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地方都还是蛮荒之地,人迹罕见都还没有得到开发。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实行一个超越了上千年的制度,是不现实的。

  一切应当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派上用场,才能不成为空中的楼阁。

  许安本可以直接称帝,无论是威望还是所占据的疆域都已经足够。

  但是许安最后答允了阎忠的提议之后只是选择了称王,其实许安的心中还有一些想法,但是一旦称帝那么便封住了所有的退路。

  现在太平道的学坊已经再度扩建,不只是并州,在凉州、中州,益州三州都已经修起了学坊,招募起了学生。

  如果不是财政不允许,许安甚至想要普及义务教育。

  但是在这个时代普及义务教育,简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样需要的财政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也使得女性难以接受教育,而男丁在到达了一定的岁数后也需要参加劳动以补贴家用。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是真正的硬伤。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太平道受制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

  不过许安现在已经种下了种子,学坊的学生越多,这种子生长的便越快,便越发的茁壮,越发的有力。

  等到其萌发生长之后,长成了正在的大树之后,一切都将会被改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没有思想作为先导,很多事情是难以实现,因为它完全脱离了实际。

  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最终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政治制度。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新的社会制度将会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不过,现在明显还没有到时候,所以许安在等,一直在等。

  只是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出现。

  许安走到座椅之后,将手撑在椅背上。

  贾诩和许攸两人手执着笏板,站在了正殿的左右两方。

  “宣,百官觐见!”

  徐鸿站定,高声喝令道,其声音洪亮,顷刻间便已经是传遍了大殿。

  很快宣召的声音在殿内重复响起,殿外也响起了宣召的声音。

  太平道开国,许安废除了汉庭原本的很多制度,也废除了陋规。

  古代臣子觐见皇帝的时候,不能大步向前走,必须小步快走以示对皇帝的恭敬,即趋。

  后世的权臣大多都有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等等特权。

  佩戴武器自然是不允许,但是许安允许所有人入朝不趋,穿履上殿,这两件事不再作为特权赐予,而是作为了常态。

  宣政殿正殿,殿门大开,宣召声传到了前殿。

  前殿百官应召而来,很快便已经抵达了正殿的殿门。

  太平道一众重要的将校官员在阎忠和龚都的带领之下走入了正殿之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