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七章:兵进华阴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方,看着船外的码头。

  陈伍和田璋两人各自挎着腰刀,站立在队列的侧翼,他们两人是军官,他的职责就是维持军队的秩序。

  王起双目微凝,看着码头上的景象,呼吸不由的也加重了起来。

  此时的码头之上,蔓延着的是无边的肃杀之气。

  沉重的踏步声,战马的嘶鸣声,鼓号哨音混杂在一起,虽然喧嚣却并不凌乱。

  王起刚下船,一名身穿着戎装,军司马装束的军官便走了过来。

  “茅津调遣官李平,此次渡河事宜,皆由我主管。”

  那军司马抬起手握拳放在胸前,先向着王起敬了一礼,王起也立即是停住了脚步,同样回了一礼。

  “王起,第二营第三曲军侯。”

  “你们是你们曲的最后一船,你们曲其余人已经在甲号三区域集合,我会派人带你们前去汇集。”

  “武卒第二营将在半刻钟之后离开茅津,往西进发,别耽误了时辰。”

  “你们的武备,已经先行送达交给了辅兵,那些辅兵会和你们一起行军。”

  那军司马李平点出了一个人,和王起简短的进行了交流之后,便离开了他们所在的区域。

  而这个时候,渡船的铃声再度响起。

  王起回头看去,只见运载着他们而来的渡船已经再度起航,向着北岸缓缓驶去,在北岸还有数千名同道等着这些渡船,运载着他们渡过汹涌的黄河。

  王起收回了目光,此时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军令。

  “齐步,走!”

  王起短促的下达了军令,率先迈步向前。

  陈伍、田璋两人挎着刀带着亲卫一左一右行走在队列的左右两侧。

  茅津作为曾经联通弘农郡和河东郡的主要渡口不可谓不大,王起原先见过最大的渡口,便是汾水的渡口,不过汾水的渡口只是连同河东郡南北,比起茅津相形见拙。

  王起按着腰间的雁翎刀,观察着码头四周的情况。

  一队接着一队头缠着黄巾的军卒,和他们一样排列着整齐的队列,在各自将校的带领下向着西方进发。

  码头之上,大量黄巾军的旌旗飘扬在上空,而就在他们行走的时候,一艘接着一艘的渡船相继靠岸,一队接着一队的军卒从渡船之上走下,登上码头。

  王起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手中雁翎刀的刀柄

  自永汉元年(189)年起。

  王起便没有再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事了,上一次随着张燕出征凉州,所遇到的凉州军其实连万人都不到,算上城中辅助守军的乡勇,羌人才刚够一万多人。

  而且都还是攻城战,那些凉州军都龟缩在城中,根本不敢与他们接战。

  实际上到最后攻破城池,他们都没有经历过多少厮杀。

  这一次的气氛比起之前出征凉州之时,还要凝重了数分。

  听说关中的董卓在华阴,也就是他们西进的路上,集结了整整四万大军。

  渡船渐渐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