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一章: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协的身上。

  此刻的刘协面不改色,冷静非常,根本不似一个九岁的孩童,倒是像一个成年人一般。

  “那我们现在应当去哪里?”

  虽然刘协不过还是孩童,但他终究是曾经的天子。

  而且还是如今关东联军如今认定的天子,毕竟关东联军的起兵口号便是要求恢复刘协的帝位。

  刘协双眉紧蹙,袁家无法证明他的忠心。

  绣衣使者对于袁家也有评定,刘协实在是不敢相信袁家。

  刘协虽然也想不到太多的关窍,但他觉得袁绍绝对不会像蹇硕那般待他。

  蹇硕对他的父亲刘宏忠心耿耿,所以才对他尽心尽力。

  但是袁家,无论是从绣衣使者那里听到评论,还是从蹇硕口中听到的断定,都是不可信。

  刘协对于关东的情况,知之甚少,他困于宅邸之间,根本不知道外界的事情。

  “关东联军,都有哪些人?”

  领头的家将,沉思了一会,说道。

  “如今关东之地,已有十八路勤王之军,拥护陛下。”

  “其中有州牧五人,分别是冀州牧韩馥、豫州牧孔伷、兖州牧刘岱、徐州牧陶谦、幽州牧刘虞。”

  “郡守国相将军共有十二人,分别是勃海太守邟乡侯袁绍、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奋武将军曹操、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北海国相孔融、颍川郡太守李旻。”

  “最后一路是陈王刘宠,如今陈王已经率领军队,进驻阳夏。”

  听到那家将的言语,刘协的第一反应,便是去寻刘虞。

  十八路勤王军中,刘协听过的名字只有一半。

  除了刘虞之外,刘协只认得八人,袁绍、袁术、曹操、鲍信、韩馥、孔融、孙坚、刘宠。

  这其中刘虞的评价在蹇硕和他的父亲口中都是最高的。

  “奉公克己,可托大任。”

  但是这个想法,刘协并没有说出口,因为刘虞离得太远了。

  而且刘虞那里也不太安全,中山国北部六城好像已经被黄巾军所占,黄巾军已经成两面包夹之势。

  虽然幽州的叛乱,当初刘协听蹇硕说,好像已经是平定了。

  丘力居等三郡乌桓弃暗投明,张纯被手下王政杀死,伪燕国已经是土崩瓦解。

  张举北逃塞外,一路逃遁到了鲜卑。

  刘虞派遣使者,北上鲜卑部,命令鲜卑部交出张举。

  鲜卑部听闻是使者乃是刘虞所派,毫不犹豫的交出了张举给刘虞的使者,并派遣军卒护送使者返回幽州。

  张举被斩首示众,弃尸稿街,自此幽州叛乱平定,但黄巾军威胁仍在。

  而且不仅是黄巾军,刘协也担忧,恐怕自己到不了幽州,就要被截下来。

  权臣的恐怖,刘协也听闻过

  蹇硕给他讲冲质二帝的旧事,现在刘协还记得很清楚。

  刘虞那里不能去,可有选择的余地,就又少了一些。

  袁绍、袁术、曹操、鲍信、韩馥五人,还有其他刘协没有听过名字的人都直接被刘协排除。

  剩下的便只有孙坚、孔融、刘宠三人了。

  昔日董卓废帝之前,召开了多次的议论,孔融与董卓多有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

  因为孔家的原因,董卓不好直接杀掉孔融,于是董卓将孔融转任议郎。

  随后又暗示三府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想借黄巾之手除掉孔融。

  孔融的忠心虽有,但是那里匪患仍存。

  四州大部分黄巾军虽然进入了并州。但是还有一些留在了四州之地,这其中又以青州最为严重。

  时至今日青州的黄巾之祸仍然未消散,反而不知道为何还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刘协叹了一口气,北海也不安全,不能去。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