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月黑风高夜 嘉靖六十年_我收阴货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月总算有有点余粮了。

  可我这个秀才一心想要在进一步,每年一次的上省会赶考,连去三年,次次落榜,每去一次都要带走家里大半年的家底积攒,如此三次,日子又变的难过了。

  这一次“小娘子”终于忍不住了,小媳妇找娘家熟人打听,好言好语的帮“我”求来了这份差事。

  这活计就是扮死鬼,我扮的是白脸死鬼,那男人扮的是黑脸死鬼,这差事工钱丰厚,东家是有名的傩戏班子,我两跟随戏班子唱完这趟傩戏,能得半贯铜钱。

  傩戏发源于楚地,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兴,傩戏没落于明代晚期,传承至今日已经只剩两派人马了。

  河北武安傩戏和东北傩戏。

  傩戏也叫跳鬼戏,这东西和跳大神有些相像,有点不同的是跳大神更神秘更高级,而跳傩戏则融入了民俗文化,午夜时分,一场傩戏跳下来最少有上百人围观,坟头大火把,黑脸油漆木面具,整个场面除了隆重之外还有几分诡异之感。

  虽然我现在被人唤做了“王秀才,”家里还有一房娇妻,是个文酸酸的破落户。

  但我心里可没犯糊涂。

  我不是什么破落户王秀才,我是文材,是个收古董的道士,还没成家!

  我心想,恐怕之所以会看到眼前这一幕,多半是因为摸了闻了那两朵毒蘑菇。

  我还在苦思冥想怎么回去,就在这时,身后的男人推了我一下。

  “快点啊秀才,还这么墨迹,快把假舌头咬上。”

  将二十多分的假舌头咬上,此刻我头戴高锥帽,身穿油纸衣,真就一副白无常的打扮......

  子时后半夜,小黄村村外的一片荒地上,火把摇曳,人头攒动。

  虽然人多,但是场面上静悄悄的,只有一些火把霹雳吧啦的燃烧声。

  人群自动分离出来一条小道,一台二十多人的戏班子缓缓的走了过来,我和黄老六也插塞在戏班子中,走在队伍的走后方。

  这台戏班子的人员打扮诡异,每个人都带着一副不同面孔的木质面具,有红脸有黄脸,有鬼脸有神脸,黑黄红的油漆刷满了面具,从外面只能看到人的两双眼睛。

  走在戏班子最前面的两人最是怪异。

  一坐一右,两人身高足足有两米多高,油纸衣服拖地拖的老长,细看一眼,原来这两人是在油纸衣下踩着高跷。

  踩高跷的这两人除了带着鬼脸面具外,两人手中还多拿了一样东西,左边这人拿的是一副双手铜锣,这种锣比寻常铜锣小一点,南方有些地区也叫云锣。

  右边这人拿的是一副小号的铜编钟,这东西是编钟的模样,但只有一个,也不是成套的。

  踩高跷的这两人,左边一人一拍云锣,抬头看向黑洞洞的半空之中,张嘴大喊。

  “打死鬼,接先人,跳傩戏喽!”

  右边这人马上一敲编钟,同时扯着嗓子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