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零零章 理性君主、政治动物(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妻?如今昔日之盟念,也已成就。此后打算,无非封侯,朕自不问。”

  “皇子欗等,皆举你为南洋都护人选。刚才你对答如流,心思缜密,朕亦甚慰,似足可当此任矣。”

  “刚才既说‘传道’事。朕且问你,若你经略南洋,其‘道’若何?”

  皇帝刚说完刘钰为人师、传道解惑之言,如今又问经略南洋之“道”,看似简单,实则实则是一道很严重、也很危险的问题。

  馒头跟着刘钰久了,早已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心思。此番北上入京,更是早被刘钰耳提面命。

  此时皇帝如此一问,他略作犹豫,若思考之态,思虑许久,回道:“陛下,臣以为,南洋事,千头万绪。”

  “贸易等事,乃朝廷执掌,非南洋自己能成。期间外交、谈判、海军等事,方为关键。此朝廷路线,非南洋之道。”

  “臣以为,南洋之道,唯在一个内外之别的‘别’字。”

  皇帝听到“内外之别”四字,问道:“别在何处?”

  “回陛下。臣以为,南洋可以产稻米,蔗糖、香料、苏木、靛草、棉花。”

  “但南洋,当一根铁钉、一杆火枪、一斤铸铁、一台机器、一艘战舰都产不出。此所谓,内外之别也。”

  “此,为经略南洋之‘道’也。”

  “凡南洋都护,当以此为正途。”

  “其事可行否?其政可施否?皆可以此为准绳,多以衡量。若不识此道者,不可担都护南洋之重任。”

  “其余政策,皆为术尔,非道也。”

  皇帝不置可否,也不嗯,也不哦,许久才道:“卿试言之。”

  “回陛下。若北方草原,不产铁器,必要互市而得茶、米、锅等。”

  “然,草原产马,若不互市,或遇灾荒,草原动辄十万控弦之士扣关。在火器、刺刀之前,中原亦骑马、控弦,胜败难料。”

  “南洋则不同。南洋便是产马,亦不能游过大洋;舰船火炮之技巧,南洋虽有上等柚木桧木,一则无钱、二则无工匠、三则无军校教授控船之法。只此一样,便若有不臣之心,又如何成事?”

  “此臣以为,南洋绝无藩镇祸乱之缘由。此朝廷管理南洋地方之基础。如此,都护南洋者,或忠、或奸、或有私心、或有逆意,朝廷皆不必担心渔阳鼙鼓动事也。”

  “便是安禄山为南洋都护,只要南洋无船、无炮厂,纵无李林甫,其亦必为忠心耿耿之唐臣也。”

  “此其一也。”

  “其二,南洋新得,当地土人多叛,心未服也。若天朝西南地方,数百年方可改土归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若使南洋所用之物,无一不从天朝内地所得,时间一久,便与天朝不可分也。”

  “从铁锅到农具、从布匹到首饰、从火柴到器具,皆用天朝之物。”

  “时间一久,离了天朝,竟难煮饭生火、穿衣打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