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连队的请求_重生高山之巅,我的放牧生涯秦西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牛犊和淘汰牛犊,则由各牧场直接卖掉。

  目前,四代褐牛正在种牛场进行育成,两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进入到生产期。

  另外,二代褐牛、三代褐牛经过短暂的修养,又会进入到怀孕周期。总之,奶牛不是在怀孕的路上就是在待孕的路上,周而复始不停歇。

  随后,天然牧业旗下的各牧场就要开始逐渐淘汰二代褐牛甚至是三代褐牛的一部分,继而全部采用遗传特性完全稳定的三、四代褐牛,也就是所谓的“西域褐牛改良型”品种。

  育种的工作前期慢,后期会越来越快。

  “所以,我说孙总,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不说别的,以后光是卖牛就能有一大笔收入,毕竟咱们牧场的承载力是有极限的,多出来的部分可都是钱啊。”

  秦西风的乐观情绪也影响了孙东,对方听完不禁笑了起来。

  现在奶牛的行情不好,但牛肉的价格还可以,淘汰的四代褐牛小牛犊,都被人家当成了肉牛买走了,也不亏。

  两人在屋里聊了一会儿,就动身去了瓦尔希姆牧场。

  瓦尔希姆牧场讲过升级改造之后,牲畜的承载力大大加强。由于实现了智能化养殖,员工的人数并不需要大幅增加,实际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牧场以前产奶的主力是一、二代褐牛,现在变成了二、三代褐牛,总数量还有所扩大。

  “老板,牧场现有生产期的褐牛共计14000头,数量增加的不多,但鲜奶的出产量却有了明显的提升。改良后的褐牛产奶量提高了15%到20%,出肉率提高了18%,效益很明显。”

  蔡友明告诉了秦西风和孙东一组数据,这是品种改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秦西风点点头,心里有了数。

  孙东在心里算了一下,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再加上产奶量的提高,貌似鲜奶价格下跌造成的影响,也没那么可怕。

  风波渐渐平息,鲜奶的价格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

  不管愿意不愿意,大家也都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该干嘛干嘛。大冷天的,秦西风也不爱出远门,第一场雪之后,他只外出巡视了一次,期间去了伊尔河谷牧场、巴布鲁牧场以及柯尔克牧场。

  伊尔河谷牧场和柯尔克牧场都已经渐入佳境,只有巴布鲁牧场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

  种牛场再次引进了3000头瑞士褐牛,杜晓燕带领技术人员给这些成年褐牛进行了人工授精,并将成功怀孕的母牛分批运往了巴布鲁牧场。

  巴布鲁牧场拥有数量庞大的瑞士褐牛,以及一部分杂二代褐牛,姑且称之为“柯尔克可褐牛”。杂二代并不算新型褐牛,得等到三代过后、彻底定型了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柯尔克褐牛”。

  等到了明年,将会有几千头杂二代出生,粗略的估计一下,也能筛选出来35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