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七章 认真训练,备战2008!_跑出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重新适应。

  毕竟扭转人体的自然习惯,并且要达到先前水平甚至超越先前的水平,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练习的结果。

  这就像是走路,普通人走路的方式各异,但是从军之后,经过长期的队列正步等各种军姿训练,几年的时间就会完全变化。而这种变化如同是长期在军中,完全融入身体本能,可能以后自然而然一辈子都会如此。

  而如果两年的服兵役结束,重新回归社会,可能一部分人在开始一段时间还会保持军队里羊城的习惯,但慢慢地不出多场时间,又将重新回归到之前。

  说到底,就是一个长期训练反复不断的结果,将某些东西直接浸透到骨髓里,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在真正高强度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出现稳定甚至超出的发挥。

  苏祖能够七八个月的时间就再次适应新跑法,并且打破了自己的极限,一方面是这种优化本身十分符合他的身体状况,另一个也是他日复一日完全整个人都沉浸在训练上面。

  而且,苏祖的自我感觉,他现在不但是要保持住身体养成的新的节奏和习惯,还应该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从2001年踏上短跑开始,他从一个门外汉,对于这些只是知道最粗浅的知识,甚至很多了解的训练方法都是道听途说。

  到现在六年多时间过去,他自己在不断学习和结合自己身体的情况,已经渐渐理出了训练的方式和重心。

  这也是一个顶尖运动员渐渐走到后面的过程,因为有理论指导,还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更能够把握住那很细微的一点点的变化。

  这也是田径教练很多都是运动员出身的缘故,田径尤其是径赛这一类,不像球类的对抗性运动,是多人集体合作项目,要配合和技术。径赛或者说很多如乒乓球羽毛球这一类的运动,都是一人成军。

  自己从新手入门,到一步步完善技术,登上顶端,这个途中经历过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可以给其他人参照训练和吸取经验的。

  像卡尔-刘易斯、迈克尔-约翰逊这些运动员,到了职业生涯后期,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教练给他们制定计划,自己就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

  这一点李志忠对于苏祖也开始放得比较松,从去年苏祖改节奏的训练开始,训练的计划就渐渐由苏祖自己主导、掌控训练计划和进程。

  在后世苏丙天2018年接连开始打破自己60米最好成绩,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开始由他自己开始掌握训练方式和进程,自我思考。

  当然这不能否定之前教练给予指导训练的意义说在,只是到了职业生涯中后期,大量的比赛和训练经验,以及对自身的了解,可以进行更细微的调整。

  起跑线前,苏祖双脚踩上起跑器,开始俯身摆出起跑动作。

  一起晨练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