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 训练和邀请_跑出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前倾斜的,运动员每一次成功蹬地,都会增加速度,直到运动员的最高速。随着速度的增加,加速度下降,运动员在跑道上会慢慢地减少了身体的倾斜,达到最高速时,整个身体的姿势是垂直的。

  李志忠在短跑项目上,比较优势的是力量训练,而在具体针对短跑技术的优化,是稍微显得有些粗糙的。后面苏祖的短跑技术改进,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接力训练时袁郭华的指导。

  不过苏祖对于洛伦·西格雷夫的技术改进,也并非偏听偏信,完全按照对方的套路来。而是根据自己身体的体会,吸收优点,切身去体会和改善。这些技术改进并非一时片刻的,而是需要反反复复一趟又一趟的跑动练习,巩固了身体记忆才可能实现。

  说完前面的这些,在跑动技术上,两人又讨论了一会摆臂的要领,诸如摆臂时手指是伸展开还是自然的屈伸,以及最后冲刺阶段,接近终点线感到身体疲劳会产生的迈大步的情况。

  “对了,苏,李和张他们两已经离开学院了吗?”洛伦·西格雷夫在讨论结束后开始问道。

  “是的,我的两位教练需要去一趟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之后可能我们还有一批队员会在那里训练。”

  “为什么?你们可以来IMG的。”洛伦·西格雷夫出现了一个老美疑惑时典型的问句。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苏祖嘴上说着不知道,心里却不得不吐槽,还不是你们IMG的费用太高了。李志忠和张平秋前往贝勒大学的主要是和校方的沟通,春节后杨光宗他们将抵达进行半年的封闭式训练。那边的训练水平虽然不敢说有多好,但同样也有着田径界的一位巨星迈克尔约翰逊的指导。

  这些时间的训练,洛伦·西格雷夫和苏祖的相处很愉快。首先是苏祖懂英文,除了一些专业的术语不是那么能领会意思,大部分时间交流起来无障碍,这就很好了。

  其次就是苏祖毕竟心智成熟,很多东西一听就明白,不需要反复解释,能够理解洛伦·西格雷夫的意图,贯彻他的训练方式。再就是苏祖年龄虽然不大,但成绩已经足够惊人,掌握的运动学知识和训练理念也给了洛伦·西格雷夫很多想法。

  一个顶尖运动员的比赛经验,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

  对于李志忠,洛伦·西格雷夫也极为欣赏。他今年已经55岁了,但依旧保持着一个年轻教练员的求知欲,和李志忠的交流过程中,各自都受益匪浅。

  一个完善的训练体系,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就能成的。后世中国田径也是在大规模的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取长补短,不断加深优化人才培养。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去体能训练中心了。”洛伦·西格雷夫看了看手表的时间和苏祖说道。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