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返乡_一品寒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上金花菜还不用除草,一同割下来发酵成青饲料,还能喂牛喂家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种番椒的人寥寥无几,这也难怪,这时代没有人知道番椒的价值,有钱人才把它当作花卉观赏。

  让农民把这玩意儿种在肥田里,他们打心眼不愿意。

  尽管孟青云承诺补偿,但在他们眼里就是糟蹋土地。

  农民对土地有深厚的情感,土地的出产养活了一辈又一辈,在他们心中就是神圣的母亲,不能有半点冒犯何亵渎。

  土壤中种植观赏花卉,本身就是对土地的亵渎。

  不能强制进行,孟学义和各房长只能自己带头,在自家肥田中种植番椒。

  其实他们心中也很忐忑,各自报上去的数据就是几亩,都没有超过十亩,就孟学义一咬牙,说要种二十亩。

  这离孟青云种三百亩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让孟学义很心焦,但也无奈。

  孟青云说服王永胜,家中肥田都种番椒,就如此还有近二百亩的差距。

  就在孟青云一筹莫展的时候,孟学永告诉儿子,村中富户黎逡黎员外要卖五十亩肥田,浇水种植都很方便,就是价格太高,一亩地要十五贯钱,所以至今未能成交。

  这么好的地,他为什么要卖?

  莫非这地的归属权有猫腻,或者是三角债顶来的?

  这是孟青云的第一印象。

  黎逡是远近闻名的地主,土地就是他的命,家有良田百顷,尚嫌不够多,怎么可能卖地。

  就算他卖老婆卖儿卖女都不可能卖土地。

  不过五十亩肥田如果买来,种上番椒,一年就差不多回本了。

  他决定和父亲去看一看。

  黎逡带着孟青云父子去看地,确实是肥田,而且浇水极为方便。

  孟青云更加疑惑,这地卖了真可惜。

  “黎员外,这地可有地契?”

  地契才是重点。

  只要签了买卖契约,然后在县衙将地契过户,土地就是他家的,任他有什么猫腻也是白搭。

  黎逡拿出地契,孟青云仔细一看是真的,私刻县衙大印可是要坐牢的大罪。

  孟青云心里如同猫儿抓,更想知道黎逡卖地的原因。

  “黎员外,这么好的地,为什么要卖?”

  黎逡自豪道:“我家四郎前年考中秀才,在县学宫上学,但学宫效率不高,我便让他去树梁书院读书,那儿有好多大儒坐阵,上榜人数高,我就是把地卖光也要供四郎考上举人。”

  树梁书院是府城有名的私塾,其中有知名大儒做教授,从书院考出去的学生,不乏知名官吏,当然他们的教学水准也是一流的。

  学院学习氛围好,教师尽心,学生苦读,升学率自然高。

  然而这样的学院,费用肯定高的不一般,样样都需要银子拳打脚踢,这样的学院,连黎员外都要卖地供读,一般人家根本供不起。

  哎!

  科举真如赌博,赌对了,一人得道,全家享福;赌错了,一人读书,全家遭罪。

  在这个时代读书真是个烧钱的营生,富家翁都得卖地供读,穷人家那真叫个砸锅卖铁。

  考中了还能有回报,考不中鸡飞蛋打,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科举入仕太败家,没有金刚钻,千万别揽瓷器活,赚钱养家才是正道。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