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0章 哭穷_一品寒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弟开通了入仕直通车。

  这招很妙。

  看似安抚人心,其实还促使宗室内卷。

  总共就那么些名额,不努力者必然被淘汰,因此宗室书院的学子会拼命学习,学风可能会优于国子监。

  这是一种好现象。

  让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宗室子弟挑灯夜读,也尝一尝科举的酸甜苦辣咸,他们就会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这对整个大宇的学风也是个带动。

  其次是安置那些已经有了荫官的宗室子弟。

  这类人已经有了官身,切了身份或许只是句牢骚,切了官职就会跳脚,而且也有些不合理。

  他们可持有盖着玉玺的朝廷任命文,用这理由来驳斥,朝廷理亏的很。

  不要紧,给他们转换实职,去地方任职。

  一句话,朝廷不养闲人,躺着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干活赚钱吃饭天经地义。

  不愿意转换实职者好办,朝廷能发给你任命书,就能收回。

  而且还要考核业绩,如果不称职或是贪赃枉法······不好意思,撸你没商量。

  你已经和普通官吏没区别了。

  那时候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外,再没有捷径让他们走。

  第三是鼓励这些人经商。

  经商致富有先例,孟青云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朝廷会给他们好些优惠条件,支持他们经商。

  比如但凡五代之外的宗室子弟愿意经商,一旦立项,朝廷优先安排,并减免一年税赋。

  缺少启动资金,朝廷银行(第720章就成立了,不明白的读者可参考)给贷低息款,支持他们创业。

  第四是鼓励务农。

  宗室有大片土地,朝廷鼓励他们种植经济作物,比如番椒、棉花、花卉等物,工厂提前和他们签订收购契约。

  这样以来,宗室子弟分流到各个行业,做官、经商、读书、务农······这是好事,宗室子弟有了去处,能够自谋生路,也算皆大欢喜,于国于民都是双赢。

  树挪死,人挪活,宗室五代之外的子弟下岗已成定势,朝廷又有好政策,好些人骂骂咧咧迎合朝廷,当然也有些人只发牢骚,不去创业。

  不用多说,那些迎合改革浪潮的人,以后不一定出人头地,但日子肯定过得滋润。

  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自然坐吃山空,一贫如洗。

  ······

  “宗室书院涉及到陛下的脸面,自然要修得美轮美奂,堵住宗室的嘴。这些人可不是善茬,朝廷一刀切了他们的好处,他们就会专门挑刺,诽谤陛下断了他家活路,污蔑我等是佞臣······”

  这是秦翰的想法。

  “秦相,没钱啊!”

  三司使杜威一副无奈相,摊开双手哭穷。

  自从孟青云率兵出战,他就从户部侍郎一跃成为三司使。

  随即升官后的喜悦就被财物分配压制。

  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战争的巨额花费,还有其他用度,让他不断撤东墙补西墙,战争结束后他松了口气,准备把以前的窟窿填平。

  一听秦翰要钱修书院,他当场就崩溃了。

  三司使真不是人干得。

  孟青云,要不你继续干得了。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