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番外1 迟早要打的_踏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答案。

  科举有科举的规矩,连他祖父那样的身份,也不会去向徐太傅询问,就是在家自己猜一猜,出了门就打哈哈了。

  不过,黄太师毕竟是黄太师,处在他的位子上,更能看清楚赵繁与徐太傅的想法。

  黄逸说了会儿恩科,又说边关状况。

  去年,毛固安一点没闲着。

  风季结束之后,他持续给西凉施压,让本就人心涣散的西凉王庭里,越发得混乱、动荡。

  “等今年风沙小些后,该继续西进了吧?”黄逸道,“我是请缨去打西凉,还是去南境防备南蜀好?”

  这个问题,赵繁给了个答案:“南境未必打得起来。”

  南蜀几次想动,都被压制住了。

  一鼓作气,没成功,再而衰,三而竭,使得他们犹犹豫豫的墙头草脾气就冒了出来,比大周僵持住了。

  “迟早得打他们。”黄逸嘀咕了一句。

  赵繁笑了笑。

  确实是。

  迟早要打的。

  这一点,不止他清楚,三公也很清楚。

  亦是因此,徐太傅与他商量之后,策论定的是方向偏向了边城发展。

  大周不缺有能力的官员、学士,废帝的程皇后返回程家之前,也与赵繁讨论过人才问题。

  她说得很直白。

  她出手援助赵繁争位,除了反对赵隶继续当皇帝,更大的缘由是,她想让程家子弟更多地参与到官场中来。

  赵繁听说过程家的规矩,也接触过几位子弟,其中不乏能扛大梁的。

  他们只是缺少机会。

  赵繁很愿意给他们机会。

  只是,程家子弟也好,其他的官员也罢,他们也有“弱点”。

  他们都生在大周,长在大周,而以西州城为代表的边境城池,曾经有很长的时间不在大周治下,它们有非常突出的当地的氛围。

  仅派土生土长的大周官员去治理,他们光是了解这片土地、这些百姓,就要耗费很多力气。

  赵繁倾向于让更多了解当地状况的官员参与治理。

  西州城,甚至以后的西凉王庭,甚至是南蜀一带,需要更多人去配合发展。

  边城的融合与发展,与长年在治下的州府,各有各的思路。

  而这个思路,是他与徐太傅希望考生们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

  两人随意说道了些事,黄逸起身告辞。

  折子一直批到了傍晚,赵繁才往延庆宫去。

  延庆宫里,亦有许多笑声。

  秦鸾陪房毓说话,笑盈盈的。

  房毓在两个月前又发了一次病,也正是那一次,她“意识”到了时间。

  儿子长大了,赵临也已经不在了。

  她那错乱的时间,顺了。

  对房毓而言,接受赵临的早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哪怕当年她曾接受过,但她后来都忘了,以至于不得不在二十多年后再来一次。

  幸好,这一次,赵繁与秦鸾都陪在她的身边。

  已然发生的事,无法改变。

  她得去接受。

  而现在的结果是莫大的安慰。

  即便她依旧不记得自己失踪前后发生了什么,但她还是慢慢从悲痛与失落中走了出来。

  赵繁进去,里头几人闻声,都转过头来。

  互相问了安,赵繁的视线落在了秦鸾的身上,眨了眨眼,笑了。

  ------题外话------

  开始更番外了。

  我尽量多写几章,但就是更新不会太快,大致是个单更,大家见谅。

  感谢书友松树下童子、书友20220512111544556、小院子的打赏,感谢书城书友凯小莉、余生安好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