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天下没有巧事_踏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色浓得化不开。

  皇太后面无表情地,用着小厨房送来的粥点。

  皇上坐在边上,一勺未动。

  母子之间的气氛僵硬极了。

  淑妃坐在皇太后的另一侧,捏着小勺,一副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的忐忑模样。

  宫人们垂着手,老老实实候在一旁。

  如此状况下,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就怕自己发出些动静来,惹了主子们不悦。

  皇太后小口用着,斜斜睨淑妃。

  眼神里的意思很明确。

  不用理会皇上,该用就用。

  淑妃会意,遵照着皇太后的意思,小口饮粥。

  一碗热粥下肚,再配几样清口小菜,皇太后稍稍舒服了些。

  先前真是被气着了,胸口闷不说,肚子都拧得慌。

  “小厨房的粥熬得不错,”皇太后夸了一句,“哀家胃里暖和许多。”

  “合您的口,就再好不过了。”淑妃道。

  皇太后漱口,道:“皇上若是不打算用,这就送哀家回慈宁宫吧。”

  皇上绷着脸站起身。

  淑妃亦赶忙起来,扶着皇太后道:“我送您。”

  “夜黑不好走,”皇太后道,“你自顾自歇着。”

  淑妃从善如流。

  她本就是随口一说。

  皇太后与皇上还要继续说些她不能听的事儿呢,在她宫里不方便,才回慈宁宫去,又怎么会让她跟着。

  把母子二人送出大殿,淑妃恭谨行礼,直到背影都瞧不见了,她施施然起身,回到殿内。

  桌上,碗筷还搁着。

  皇上那碗,端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

  淑妃心中哼笑了声,道:“都撤了吧。”

  说完,她往寝宫走。

  一碗粥下去,皇太后身体暂时舒坦了,心里的不满,恐是又添了一层。

  以皇太后的性子,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正视、反思、修正、改善,继续往前走。

  无论是哪一个步骤,都不包含“不吃饭”。

  皇上的举动,在皇太后眼中就是耍性子、发脾气,这不是一个成熟之人的行事方式。

  皇太后很不喜欢。

  想来,到了慈宁宫后,为了今日这番变化,皇太后与皇上必定有一场大吵。

  人与人之间,是经不住一场又一场的争执的。

  哪怕是母子也是一样。

  即便走不到反目成仇的那一步,但日渐离心,已经在路上了。

  在梳妆台前坐下,掀起袖子,淑妃垂着眼看胳膊。

  那道旧伤口,已经淡到肉眼难辨了,要不是她一直记得,连她自己都得找一会儿。

  常宁宫的火是皇后安排的。

  侯夫人出宫了,那之后如何,淑妃暂时无从得知。

  她只能在心里念着、祈着,希望长公主与侯府一切顺利,能竖起大旗重回京师。

  那面红色的飞扬的大旗,她太想再看一眼了。

  另一厢,慈宁宫里,皇太后在榻子上坐下。

  这一路过来,他们母子都一言未发。

  一来,不适合在外头说,二来,也确实不知道说什么,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