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二章:老仆_开局:一个民国位面(诸天从茅山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头,会伺候牲口和赶车。

  不过老杨头也岁数大了,赶着车能睡着了,也就老马识途,认得路,不然他能把你拉乱葬岗去。

  张恒自然不想去乱葬岗玩。

  于是就把老杨头打发去了门房,至于孙嬷嬷,则被他留在身边负责教导四个小丫头规矩和伺候人的手段。

  “老爷,您可别小看了锤脚,脚上的穴位多着呐,脚舒服了,就什么都调理顺了。”

  “现在您还没娶亲,等您有了亲事,我敢说不光是您呀,就连夫人也离不开这个,一天不锤就跟心里缺点啥似的。”

  孙嬷嬷手持一对小木槌,一边给张恒锤击脚心,一边示意四个丫鬟好好学。

  张恒舒服的直哼哼,半歪在安鱼鱼怀腿上,心想道:“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孙嬷嬷要是会留一手,光凭这锤脚的手艺,也不至于让陈家人给赶走。”

  “老爷,民团那边来了二十号人,说是留下当护院的,我寻思着,可以在前院和后院各驻扎十人,以护周全,您看怎么样?”

  老管家站在一旁候着。

  “就按你想的去办吧。”

  张恒无所谓的说道。

  老管家闻声又道:“您从陈家买下的那些地契,我已经和庄户们核对过了,一共是一千二百亩。”

  “还有镇上的三间店铺,两家米店,一家杂货店,目前经营的还算不错。”

  “要是您没有别的想法,我准备让下面的掌柜照常经营着,每月将账本送到府上审核一次,其他依旧。”

  “另外,府里的住处我也安排了一下,粗使婆子都住在后院,更夫,轿夫,车夫,和门房住在前院,孙嬷嬷和四个小丫头与您住在中院,随时伺候着,您看这个安排可还妥当?”

  “妥当,你安排的不错。”

  张恒对老管家越发满意。

  有这样一位统筹上下的老管家在,内宅便不用他费心。

  “对了。”

  想到账目的事,张恒也问了一句:“陈家以前收多少租子?”

  “回老爷的话,是七成。”

  “七成!”

  张恒摇头:“陈家的租契全部作废,换成我张家的租契,并将地租一律改为四成,粮税方面也由我们负责。”

  “四成?”

  老管家楞了一下:“老爷,七成的租子就算良善了,我们收四成,还负责交粮税,那可就剩不下什么了,总不能一年到头,免费把土地交给佃农种,我们啥也不要,只要个名声吧?”

  民国时期的地主,还是比较狠的。

  七成租,意味着每年的粮食,地主家要收走七成。

  这还算好的,有些更狠的会收八成,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百姓吃。

  顾先生的《日知录》中就提到过,每亩获粮三四百斤,缴租十之七八,租十亩地,一年下来也就剩六七百斤粮食。

  遇到荒年,产量下降,一亩只有一二百斤粮食的产粮,交完租子,百姓第二天就要出去要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