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章 金鼎轩和云顶_梦醒细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和东城区接壤的朝那个阳区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它发展的比较晚,从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开发出来,以前东直门再往东除了一个长途汽车站和农业展览馆之外,都是农田和村庄。

  一直到使馆区在这一片落户,周边的大饭店也多了起来,比如说长城饭店、昆仑饭店,后来什么亮马河饭店、凯宾斯基饭店、燕莎商场也应运而生。再然后就是成片的高档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钻了出来,于是这片地区就成了京都的一个白领、高收入群体最集中的地方。

  娱乐产业抓的就是高消费,要是指着从老百姓兜里掏他们的工资,那得穷死。所以这片地区就成了京都夜生活真正开始的地方,第一批搞歌厅的基本都是香港和湾湾人,大多是在饭店、宾馆里租块地方,打着宾馆配套设施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一看政府管理得并不严格,这个玩意也确实挣钱,这才慢慢单独分离出来,在附近找地方弄更大的。当时这一片地区里的歌厅、夜总会都是很高档的,而且是一家挨着一家,从这里路过的人都能被它们的霓虹灯晃瞎眼。每到夜色降临时,这片地区就成了不夜城,每家门前都是车水马龙。

  有了产业自然要有从业人员,买卖火了,自然要有客流量。由于这种产业是从香港、湾湾那边传过来的,习惯也自然跟着他们走了,于是在夜场里折腾了好几个小时的人们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上哪儿去喂喂饥肠辘辘的肚子呢?当时京都里能后半夜还开门的饭馆酒楼别说不多,是真没有。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东直门内这条街上不是有点拉晚的小饭馆嘛,于是这些人就奔这里来了,不管好吃不好吃先填饱肚子再说吧。刚开始来的大多是夜场的员工、小姐和拉夜活儿的出租司机,随着人越来越多,饭馆老板们也发现光靠原来那些菜品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需求,于是该装修的装修、该扩大的扩大、该请好厨师就请,原本的夜市小店很快就成了大饭馆,生意对象也从当地居民转变成了夜场的员工和客人。

  到了九七年时,这里已经是京都里很有名气的饭馆一条街了,不过它的名气在夜场里更大。白天这条街上的生意很一般,要等天黑之后才热闹,尤其是半夜之后,等各处的夜场一关门,这里就真成了不夜城,满街停满了高档轿车、出租车。原本是服务者的夜场员工、小姐和被服务者的客人全都把原来的身份一扔,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推杯换盏,吃得满脑袋流汗,不亦乐乎。

  洪涛一般不来这里,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属于这种环境,要是半夜没睡饿了,就去街边的小摊上吃去。虽然冬天冷夏天热还得挨蚊子咬,但吃得安心、舒服。不过他有时候也会光顾一下这条街西口的居德林饭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