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26章 隆中对掺水真不易_从长坂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命令到交州,也没有士燮的话好使。

  虽说任命士燮与刘景升对抗乃是出自曹操之手,但曹操他是大汉丞相,把控朝廷。

  说什么,天子便只能在上面盖玉玺,并无做主的机会。

  众人只是把交州的好东西记在心里,并未在出言说些什么。

  主公已经定下基调了,更何况诸葛军师又给大家解释了缘由。

  尤其是主公早就说过得到诸葛军师便如同鱼儿得到了水,谁都晓得这话的重要意义。

  刘备对于诸葛亮是非常重视的,当时他困居新野,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了一个彻底的反思。

  找到了他自己的重大弱点,那便是“智术短浅”。

  因为“智短”,不能正确的认识战争的形势,特点,规律。

  因为“术浅”,所提出来的对敌策略方针,往往不符合实际,只凭借主观臆想,不是个理智对战的人。

  在过去的时候,他也曾在巅峰时期占据富庶的徐州,但还是失败了。

  这既有刘备本人的缘由,更是其班子谋士太弱,在战事战略上缺少良计。

  往前数数,糜竺等人出谋划策,真的不能适应战争需要,若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谋士,他匡扶汉室的事业起不来。

  但刘备在荆州也没闲着,虽然被刘表利用挡住曹操,可两人该和睦相处还是和睦相处,

  同时刘备也广泛的结交荆州在野的豪强人士,争取荆州的人心。

  毕竟在荆州,有相当一部分在野的人才。

  因为他们看不上刘表,认为他保不住荆州,便拒绝做刘表的官。

  三兄弟社团先是来了谋士徐庶,后面又经过推荐,才有三顾茅庐招徕了诸葛亮。

  诸葛亮有过家世两千石的辉煌,少年时期父母双亡,跟随叔父诸葛玄南下荆州。

  叔父死后,他便开始了隐居生活,躬耕田地,常自比管仲乐毅,友人读书求精,他只观大略。

  而且与荆州牧刘表是世交,同时也是亲戚,同荆州掌权者蒯、蔡两家也是亲戚,听闻与大公子刘琦的关系也是不错。

  荆州在野人士司马徽向刘备举荐卧龙凤雏,士人徐庶先去投奔受到重用,随后也举荐诸葛亮。

  如此这般,刘备才算是屈尊降贵,三顾茅庐见到了传说中的卧龙。

  两人虽是初交,但在见面之前,对于双方早就通过中间人(众多拉线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聊下去,诸葛亮身通时务,胸中有韬略,正是刘备他所需要的人才。

  然后一阵交浅言深后,刘备屏退旁人,在密谈当中,吐露出来。

  当今汉室将倾,奸贼当道,天子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的理想,问诸葛亮计将安出?

  结果不仅没有问住诸葛亮,诸葛亮反手就给他亮出来了一份大谋略。

  如今天下除了刘皇叔之外,还剩下六股势力,北方有曹操、公孙渊、韩遂马腾等人。

  南方就剩下孙权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