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5 用实践检验_超级电力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波浪变形12mm,扭曲变形4mm。科学理论果然是经得起考验的,不过遗憾的是波浪变形这一条。依然没有达到国家标准。

  当然,这并不是张逸夫“神奇之纸”的结束。在最后,他提出了“开槽斜焊”,也就是传说中的方案三。

  通过他自编自导的结论,斜焊的结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波浪变形略超标,那么为了减少这个变形,我们可以在鳍片上隔一段开一个某种规格的小槽。从科学上说,这相当于改变了鳍片的局部刚度,从而减小了拘束度,从而减小了变形量;用人话说,就是太挤了,扣个缝出来,多余的力都来挤这个缝吧,别让整个队伍扭曲了。

  对于开槽的间隔,开槽的规格,张逸夫同样给出了很细致的数字。

  看过这一切的常思平,已经完全难以理解了,若不是这些数字看上去太真实,太专业,他早就把这张该死的纸撕烂了,一个外行乱扯个鸟啊。

  但在这些数字的烘托下,常思平根本没有勇气与魄力再去撕。实践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这个人貌似在什么时候实践过了!搞科学的怎能随便否定!

  在长达近十分钟的阅读与思考中,常思平整个人都飘了,他最终缓缓放下纸张,望向对面的吴强。

  吴强也在用同样的表情望着他。

  “试验!”二人同时开口道。

  实际上,他们既服,又不服。

  服的是张逸夫的这套理论,无懈可击。

  不服的也是他的理论,凭什么如此真实!

  那到底是服还是不服呢?

  用事实说话,按照纸张的规格设计,将三种翻案分别做一组焊接,一试便知!

  二人之前也当真钻牛角尖了,这么争是没有结论了,早该试验了。

  但不管服不服张逸夫的这个理论,这二位都是彻彻底底服张逸夫这个人了。

  吴强对于他家向总与系统内一位少壮派青年干部关系暧昧的事情早有耳闻,而这位少壮处长的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料,他甚至毫不怀疑,这位处长将来懒得当处长了,做什么都是无懈可击的。

  常思平则对年轻一代产生了无限的希望。从眼前的事来看,天才往往是超出人们理解的,科学领域内,相辅相成相通,张逸夫年纪轻轻就已经通达到这个地步了,只可惜入了仕途啊……当然,也可以换一个思路,那就是张逸夫用某种方式偷到了成品设计图以及试验数据和工艺流程……

  不管怎么说,张逸夫这张纸,给理论派和实践派的触动、帮助都是巨大的,如果他的数据结果没有错的话,只要确定了鳍片焊接这个难点,其余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其余人,见二人从愁眉苦脸焦头烂额,突然就变成神清气爽了,惊讶之余满是不解。尤其是常思平带的两位学生,导师今儿是不是药吃多了?

  “你们两个,也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