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一章 困守崇城,八百里加急_在大唐混吃等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先前若不是他们趁乱突进,恐怕还救不了那些汉人百姓呢。

  “处,处嗣,将马车赶到崇城的方向,借助城中的药草为诸位同僚养伤,还,还可以借助城墙阻挡敌人的进攻,快,快…”

  由于沈默的身体疲惫到了极点,所以还没等他说完,就晕了过去,但程处嗣先前也听清楚了沈默说的话,连忙勒紧缰绳,调换方向,跟在他们身后的空三龙四,以及金吾卫的那些将士们,也自然跟着一同转换了方向。

  又跑了将近两个时辰,在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之际,他们终于来到了崇城门下,先前斩杀的那些突厥人尸体还在城中各处散布者。

  不过也顾不得计较那么多了,在众人冲进崇城以后,沈默赶紧下令让身体完好无损的将士们在城中寻找各式各样,可以用来抵挡敌人进攻的物件,摆放在城门后边,这样一来,必定能拖延一段时间。

  在吩咐过这种事情后,沈默就再也承受不住的晕了过去,等他再次醒来之际,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大床上,身上的伤口也已经被包扎完毕。

  沈默忍着身上的无力,硬拖着酸软的身躯走出去了房门,一出门便听到了外边时不时会传来的厮杀声。

  向自己身边的兵丁询问过后才知,原来自己已经昏迷了两天时间程处嗣在进到崇城以后,便命一些伤势较轻的将士去其他地方寻找一同带过来的士兵。

  至于外边的厮杀声,乃是追赶过来的突厥军队和寻摸而来的金吾卫将士正在作战。

  现在沈默心中也没了多余的念头,先去看看萧太后手中的那枚‘传国玉玺’再说,有了此物,不愁朝中不派兵支援。

  果不其然,在萧太后那里见到那枚玉玺的真实面貌后,沈默就从心底里相信了这就是传国玉玺。

  金镶玉的玺角,光滑细腻的玺面,还有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八个大字,无一不印证了这就是那传说之物。

  现在也不好从萧太后手中强夺,再说人家本来就是要上交给李世民以换取生存之机的,沈默也做不出这种事情。

  不过为了让朝中诸公相信此事,沈默亲手盖了好几个印图,然后在仅剩的这些同僚中挑选出了两个身手较快的将士。

  命他们骑着那先前负责驾车的大宛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此事上报到长安,到时就等待朝廷的援兵了。

  待这两名将士走后,沈默也不再耽搁时间,虽然以他现在的身体还不能登上城墙作战,但是简单安排一下军务还是可以的。

  一方面命人在城中寻找可以饱腹的口粮,另一方面则是让人拆卸城中所有可以用来当做投掷物的院墙,宅院。

  可惜的就是现在他们手中没有火油和三角翼,不然在城中起飞三角翼,从高空向那些突厥人投掷火油罐,必定能取得不小的的战果。

  可是现在也没得挑了,只能做好困守崇城的准备,只待朝廷的援军。

  (为什么要向朝廷求援,而不是向攻入突厥境内的大军求救呢,那是因为如今攻进突厥境内的唐军正在和突厥最后的主力军进行对峙,万万不能影响到大军的作战计划。)

  言归正传,从崇城东侧门跑出的这两名将士,怀中各塞有一副玉玺的印迹,骑着大宛马,马不停蹄的朝着长安赶去,在沿途驿站中也只是换马,进食,连休息都没有休息一天。

  终于,在第五天傍晚来到了长安城外,头上扎着红菱,所以在长安城门口的守卫也没敢阻拦他们的去路,生怕影响到军情的传奏。

  可是这两人连续奔波五天五夜,早就累的不行了,冲进长安城后,还没等他们两个驾马来到太极宫前,就直接昏厥了过去,从马上掉了下来。

  不过城中巡逻的将士也非常人,见他们这幅八百里加急信使的模样,直接抬着两人就去了门下省…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