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十三、静极思动(四)_重铸清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战,那就是海一样的银子要使出去,户部收上来的银子就那么多,这里多了,别的地方就少了,别的事儿就会耽误掉,所以,老夫是不赞成宣战大动干戈的,”曾国藩坐了下来,对着荣禄说道,荣禄若有所思,“还有,宣战之后,如何处置?大军远征还是就是口水仗打打?怎么派兵?如何调动?主帅派谁?这些都要一一谋划好了才可以宣布,远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弄成的。”

  “那皇上的意思?怕也要动手的吧?”

  “是,皇上年轻气盛,怕是受不了俄罗斯的动作,”曾国藩稍皱眉,随即散开,“皇上勇武,这是国朝之幸,不似文宗皇帝。”

  。。。

  “俄罗斯人居然骚扰满洲龙兴之地,”李慈铭对着翁同龢说道,“这事不能善罢甘休,中枢要有大动作了,起码明面上不会委屈了,必然是要抗议,然后宣战的。”

  “我以为莼客你也和徐大学士一般,让总理衙门出面交涉一番就罢了的。”

  “非也,如今之世,有心人都瞧得清清楚楚,”李慈铭摇摇头,“英国人为何昔日长驱直入,让中国割地赔款?兵利船坚耳!西方又有君主云:‘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些话虽然和圣人道德相违背,但也不是没道理的,若是中国强盛远胜英国,那兵临英国都城的就该是咱们了。若是武备不修,军事不强,总理衙门就算是和洋人们交涉说破天也是无用,再者,老大人瞧瞧如今的总理衙门,可还有半点孔孟之道?凡事总理衙门上下,无论谁见到洋人,腿脚都软了,心里胆怯,能办出什么漂亮的差事来?”李慈铭不屑一顾,“都是些酒囊饭袋!”

  李慈铭名士风流做派一览无余,翁同龢只是含笑不说话,李慈铭继续说道,“这不管是外头如何,内里必然要加大力度了,这些俄罗斯人怎么会如此之蠢,去吉林闹事,如此一来,大约也没有人敢明面上干涉反对了,除非他愿意戴上不怕龙兴之地有失的帽子!”

  “老大人,这可是咱们的机会啊,”李慈铭有些口干,喝了一口茶,对着翁同龢笑道。

  “莼客这话从何说起?”

  “朝中恭党势大,正人不彰,君子为之担忧。如今有了变数——起码咱们不会再吃亏的事儿了,成了是皇上的功劳,若是败了,自然有恭亲王这个皇上的亲叔和铁帽子亲王一力承担,”李慈铭眯着眼慢慢说道,“李中堂的性子,学生是知道的,从来对着洋人不假颜色,深恶痛绝,这点上和皇上是不约而同的,老大人您又是简在帝心的,所谓不当家不知油盐贵,那咱们,又不用咱们筹钱当差运粮草,跳起来请旨要大动干戈,有什么关系?”

  “有理,”翁同龢赞许的说道,这时候苏拉来报,“明个下午要叫大起。”翁同龢让苏拉退下,对着李慈铭笑道,“那么,明天就按照莼客你的意思办。”(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