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十一、画眉深浅(四)_重铸清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必须维护他作为督抚,在地方上的尊严,不然如何治理地方。

  派亲贵大臣吗?亲贵大臣尊贵体面是有了,可能当差的没几个,能当差的还不够资格,这次去天津,不是享福的,是要细细查明回访上奏来龙去脉,以来定下和法国交涉之策的,不是去装腔作势的,这去的人必须有主见,有威望,有才能。

  这样的人嘛,也只能是金陵的那位了,“就让曾国藩去,他是督抚之首,才干了得,这会子听说北上了?”

  文祥想了想,“是,今年是同治九年,曾国藩要进京述职了,沿着海路北上,也是要到天津的。”

  “如此一来,最好,让他办了这事儿再进京,也免得其他人费工夫,”慈禧太后点点头,拍了板,“叫传旨的人在天津等着他就是,想必用不了多少时候曾国藩就能接到这趟差事了。”

  恭亲王等人无功而返,只好怏怏退下,李鸿藻没想到自己想办砸这件事儿的机会都没有,也只好磕了个头跪安而出,太后心里给自己一个欢呼,又一次打败了这些外头人的盘算,十分得意,等到皇帝迫不及待的去看戏之后,太后传召了高心夔和王恺运两个人,说着报纸上澄清一番的事儿,高心夔犹可,只是准备去发报纸的相关事宜,王恺运微微思索,皱眉对着太后说道,“太后,这事儿不对劲。”

  太后突然心里就砰砰跳了起来,“怎么不对劲?”

  “天津乃是通商口岸之地,就单单从同治元年以来,多少洋人在天津生活,多少人知道洋人们的习性,西部内陆之地百姓,若是不识洋人的事儿就罢了,可天津的人,洋人的行事还不清楚?”

  太后竖起耳朵细听,“一定有人在其中煽风点火,兴风作浪,不然何以会有如此风波?”

  太后点点头,“依你之见,这曾国藩去,能不能处置的好?”

  “这事儿如今还简单,”王恺运说道,“毕竟洋人还没死了人,可若是死了人,依照洋人无理还要搅三分的性子,必然不肯善罢甘休,若是赔些银子还是小事,到时候万一因为这种小事再起战端,岂不是因小失大,把这兴盛的局面毁于一旦?”

  “到时候,娘娘以为,这天津的事儿,去料理的人,有什么好果子吃吗?万一影响到中枢……”王恺运闭口不言。

  “请娘娘传德龄公公问天津的动向。”高心夔连忙说道。

  “叫德龄。”太后心里有些窝火,虽然自己没给宣礼处多少经费银子,怎么宣礼处最近这些大事都没禀告到位?实在是失职,皇帝突然发作的事情自己没好意思问,想必宣礼处也不知道内情,可天津的事儿,怎么会还没消息来?

  德龄来到了养心殿,磕了头,从容不迫的听着皇太后发问,也不慌张,从红色袍服的袖子里头把一本册子拿了出来,“请娘娘过目,这里头是最近几日奴才在天津打探到的消息。”(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