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十三、两处齐发(一)_重铸清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银子是越来越多,每年新添人丁极多。这里就是要较之康乾盛世,支出超过了十倍。”

  “而户部的收入,仅仅只是多了两倍,这个两倍,还是在同治末年才到了两倍,之前因为长毛造反造成了户部的银子少了许多,同等算起来,这八旗丁银的钱,占据朝廷开支的比重就十分高了,在京的几百万人,算起来就要一千多万两银子,这一千多万银子,都可以再买一艘定远舰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承恩公,”这里头也到底不都是庸俗之辈,说话在理的人不少,于是就有人发话了,“这八旗的银子,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只要是八旗男丁,一下地就有银钱,这笔钱当然不算少,但是比起别的事件来,不算多,如果要这么说,那么河工一年何止一千万,赐给内藩的银钱,新建的铁路官道,别的什么都不用说,单单就说这北洋水师,还有新军的费用,都是海一样的银子,如果宗人府真的体恤八旗,那不如别的地方省出一些来?我记得这边上的启德中学一下子就投了十万两银子进去,教育部也是花大钱的地方,怎么不能这里头节约一点?咱们这些八旗老少爷们,靠着这些钱粮就已经是过了苦巴巴了,不能做工种田买卖,日子怎么过?”

  “这教育的银子是万万不能少的!”崇绮沉声说道,“洋务这么多年教育出来多少人才也就不必说了,单单说在场的各位爷们,”他冷哼一声,“家里头多少小子是在学堂里读书的?这样的话,说出来,断了自家小子的为宦之路,也是为人父该说的话吗?”

  京中的学堂,从中学以下,对于在旗子弟,都是不花钱的,当然这个财政的压力非常大,所幸户部咬牙坚持给钱,教育部也下严令,宽进严出,如果当年考试不合格,次年如果还想读书,对不起,那就要交学费,学费当然不算很多,但是对于极多的八旗家庭来说,这个是不少的费用。

  被崇绮抓住了痛脚,这么一说,于是大家复又不说话,只是沉默的反抗,崇绮环视四周,“今个大家伙都是来议事的,不说话总是不妥当的,大家伙说说看,这里头,宗室的爵位如何算,也是一件要紧的事儿。”

  “我就说一句话,”之前那个看不起醇亲王的花白头发国公站了起来,面色凌然,甩了甩他那破旧的袖子,“什么事儿咱们都不乐意管,朝廷让咱们当差,咱们就当差,不当差就安心在家休养着,绝不给朝廷添乱子,我的话儿也不多,关键的,就一条,这八旗的铁杆庄稼,是列祖列宗定下来的,是咱们这些老祖宗浴血奋战打下来江山的犒赏,才过了这么几年,怎么?以前说过的话儿就不准备算了?没有这个道理,这八旗的事儿,自然要好好的办,只是无论怎么改,这丁银绝不能少,咱们的俸禄,爵位自然也是不能降的!”(。)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