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2章 走神的崇祯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固山贝勒执政的怪异制度。

  而对于总参谋部和兵部官员来说,他们终于不用费心的从前线将领的战报中去估算后金的军力了,那些将领报告中,动不动就是击退了长甲兵十余万,短甲兵十余万,都快要把女真人形容为撒豆成兵的妖人了。

  根据社会调查局的报告,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以来,八旗名下初有牛录200个,到了今日大约总数已经达到了246个牛录。

  牛录原本是从前建州女真出兵打猎时设置的临时首领,当时女真人以每十人为一牛录,推举出一名首领,以指挥这一牛录打仗或是围猎,牛录首领又被称之为箭主。

  努尔哈赤吸收了建州女真这一传统习俗,制定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八旗制度。他不但扩大了牛录的规模,还固定了牛录首领的地位,从而稳定了建州女真的军事化组织。

  而牛录也就成为了后金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单位,屯垦田地,征丁披甲,纳赋服役,都以牛录为计算单位,而八旗制度的实质,便是每300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设一固山额真。固山就是女真人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汉语即为旗,因此也被称之为八旗制度。

  这种严密的社会组织形态,显然要比大明的皇帝-官员-士绅-平民等级制度更容易动员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崇祯眼中,如果去掉了八旗制度中的奴隶制和上下级之间的人身附庸关系,那么这已经和人民公社的组织度相差无几了。

  人口百倍于后金,却屡屡被女真人所击败的明军,其实输得并不冤枉。撇开双方军事统帅的指挥艺术和两军的装备比较,仅仅是军队的组织度上,明军已经差了女真人数条街去了。努尔哈赤可以切实的掌握八旗的每个牛录额真,但是明军的统帅除了自己的家丁和亲信外,是指挥不动非嫡系部队的。

  在努尔哈赤设想中,每一牛录设定为300人,出战时按照三丁抽一人或是五丁抽一人的比例,编组成一个牛录的披甲兵,由牛录额真率领。

  不过在常年的征战中,因为战损和补充丁口的关系,各牛录人口并没有接近这种完美的状态。而且建州女真毕竟还处于一个奴隶社会的形态,八旗旗主实质上就是八旗的奴隶主,而努尔哈赤就是最大的奴隶主。

  既然是奴隶主,自然就做不到把自己劫掠的人口财物交给其他人享用,即便是努尔哈赤自己,对于八旗也是有着远近亲疏的不同态度的。因此努尔哈赤自领的两黄旗自然是兵强马壮,往往能够优先获得人口和财富的分配,其名下牛录规模常常超出300人的标准。

  至于关系疏远的两蓝旗和建立时间较晚的两白旗,不仅牛录人口往往不能达标,就连牛录数量也少于各旗。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