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6章 数据说话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看了看面前的清流官员们,不由想要出来为这些人辩解一二。

  但是他脚步刚刚挪了挪,崇祯已经再次向这些官员发问道:“既然你们说不出内府究竟从那里搜刮了民财,那么就说说究竟是什么样的百姓,被内府争了利去?”

  听到这个问题,钱士升不由心下一横,抬头对着崇祯辩解道:“这内府插手江南生丝收购,组建了一个什么生丝市场,非要逼迫江南丝农进场交易,江南丝商大受其害。

  这个生丝市场压价收购丝农的丝价,又抬高丝价出售给丝商,难道不是与民争利么?”

  钱士升的声音悲愤莫名,顿时让他身后的同僚大起同仇敌忾的心理。他们这些官员大都出身江南,家中不是种桑养蚕的大户,便是有着经营绸缎织造的铺子。

  这生丝市场一开办,往昔他们身后家族在家乡做中人赚取生丝差价的地位,顿时就被动摇了。

  这也是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官员跳出来,要劝谏崇祯多读圣贤书,多修行自身的德行,不要沉迷于金钱中。

  他们听着钱士升的话语,顿时觉得皇帝在事实面前总应该稍稍退让一二了,但是事情似乎并没有朝着他们想象中的方向发展。

  朱由检侧着头看着左侧的郭允厚问道:“户部不是有派员监管生丝市场,这生丝市场可有强买强卖的现象?”

  郭允厚毫不迟疑的回道:“回陛下,绝无此事。生丝贸易一向金额巨大,又是江南民户的主要收入。

  因此得陛下之诏令后,臣不敢怠慢,特意挑选了2名官吏前往湖州,看护生丝市场的建立。

  据臣所知,生丝市场没有建立之前,江南各地生丝皆是丝商上门收购,各地中人为丝商奔走,前往民户中收取生丝。

  若是丝商迟迟不至,而民户又要急着出丝完税的,便不得不把自家生丝抵押给中人,或是借钱完税,或是低价售出。

  在往年,除湖丝外,江南各处民户卖出的生丝价格,按照生丝的质量,从30两每担到36两每担不等,而湖丝价格则比平常的生丝高三分之一。

  而丝商贩丝去外地出售,一般为每斤生丝-两。可见这生丝虽然利大,但是多半为丝商和中人赚了去。

  生丝市场成立之后,正逢杭嘉湖地区水灾。为了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生丝市场决定抬高丝价、茧价收购。

  按照送入市场的生丝质量,湖丝分为特等和一等,其他生丝则是二、三、四等。

  二、三、四等普通生丝的价格,分别是每斤、、两。而湖丝则是每斤、1两。这是生丝市场面对农户的收购保底价。

  如果农户不愿意以这个价格出售,也可以出售给生丝市场内收购生丝的商人。根据臣得到的数据,今年普通生丝成交价最高是70两,而湖丝最高是110两。

  生丝市场内如果是强买强卖的话,如何能够高出往日如许多的价格?那些丝商大多都是从农户手中收购的生丝,如何成了生丝市场的强卖了?”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