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2章 文思院一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开,或混合在一起进行喂养。发觉牛和鸡对混在一起棉壳、棉籽仁反应不大,但是马同其他动物只能吃单纯的棉籽仁,否则就会生病。”张省声说道。

  朱由检把手深入端上来的热水中,然后取过肥皂仔细的涂抹在手上,洗去了泡沫之后,感觉清爽了许多。

  “这肥皂用起来还不错,第一批制做出来的,命人给太医院、科学院还有宫内都送一些去。这肥皂一天能做多少块?”

  张省声计算了下说道:“按照陛下给的配方,10份油脂+4份不到的烧碱+份水,然后加盐、面粉少许,一锅料大约能出8、90块巴掌大小的肥皂,不过想要等完全硬化好用,需要15天以上。

  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油料,臣以为一天数千块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这个肥皂比起香胰子来,成本便宜不知道多少倍。今年京城一石粳米一两,差不多纸币元,一斤米分。

  一块肥皂成本大约1斤米,臣以为定价5分肯定不成问题,这就是5倍的利了。虽说现在棉籽油产量不大,但是市场上的豆油也就2斤米左右,直接收购豆油做肥皂,起码也有近2倍的利。

  和蜂窝煤比起来,肥皂的材料收购方便,且成品体积小而携带方便。以往漕船北上运粮及江南特产,但是南下漕船却往往空置无货,有了这肥皂不是正好解决了漕船空置的问题吗?”

  张省声自从学会了计算生产成本和利润之后,原本笼罩在那些商人身上,关于商业经营及财富增值的迷雾,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通过计算,就能明确的确认生产肥皂上获得的收益之后,虽然他知道这个收益大致上和他无关,但是这几日也兴奋的想着要怎么扩大生产规模。

  毕竟肥皂的生产现在可是独门生意,而且比起黑乎乎的香胰子来说,半透明的肥皂也看起来赏心悦目多了。

  对于张省声的兴奋,朱由检却一点都不激动,他用一块粗布擦干手之后,慢悠悠的说道:“京城市场上的豆油是有限的,你一购买,豆油的价格必然就会上涨。

  对于百姓来说,有没有肥皂都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因为他们还没养成用肥皂的习惯。但是用来做菜的豆油上涨了,和他们却是息息相关的。倒时候就算百姓不把怨气朝向这制造肥皂的工厂,也必然会算到朕的头上,因此收购豆油用来做肥皂,朕不同意。”

  张省声连忙辩解道:“陛下,我们可以不再京城购买,山东地区的榨油坊众多,又是棉花产区。我们可以在山东建立油坊压榨棉籽油,顺便收购豆油。”

  朱由检还是摇着头说道:“要在山东设置压榨棉籽油的油坊可以,但是收购豆油还是不行。大明的人均食用油本身就不足,大明军人的伙食基本上都是缺盐少油。

  朕准备从明年起,就开始推行军士的伙食标准,要把一个士兵一餐所需的食盐、食糖、食油、大米规定下来,因此豆油的价格一定不能涨上去。

  你也不用想着打食用油的主意了,还是从其他油料上想办法吧。只要明年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棉籽油就是一个不错的来源。

  其次浙江以南地区,朕听说有一种乌桕树,其果实同样能用来榨油。

  还有海南岛及东南亚地区的椰子,果壳可以用来制炭,果肉可以榨油,果壳同果肉之间的纤维能用来制绳索。

  海外更有一种棕榈树所结之果,更是含油丰富。你还是派人去南方,推广种植这些不占耕田的树木去,今后自然就不愁油料了。”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