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5章 河南府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了两纵一横的铁路后,确保北方运河水位的政治任务算是渐渐结束了。但是黄河的水量依旧难以满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耕作,就算是紧邻黄河的河南府也不例外。

  为了抗旱抗灾,只能大面积的打井,利用地下水来解决灌溉和人畜问题。黄河里面虽然水量减少了,但紧邻黄河地区的地下水却远比其他地区丰富的多。而这种大面积的打井,显然不是个人能够负担的,只能依靠官府动员起各县的人力和资源进行会战。

  到了这个时候,谁敢跳出来反对士绅一体纳粮服役的,甚至不用官府出手,本乡本土的乡亲就已经堵在村口骂街了。因此河南府士绅那点不协调的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特别是在六月时从陕西、山西逃荒而来的零星流民,更是让河南府官民努力自救了起来。番薯和玉米已经成为了北方的救荒之宝,而煤矿资源丰富的河南府,也在牛金星组织士绅捐款下,从京城购买了数十台蒸汽机用于抽水灌溉。

  当然,河南府士绅因为灾荒的影响闭嘴了,但是南方那些没受灾的士绅们,对于河南府实施的地方性政策就感到深恶痛绝了,他们不仅大肆批判士绅一体纳粮及摊丁入亩这些政策是恶政,甚至将夏允彝、牛金星等人比作了四凶,认为正是朝廷任用了这些颠倒纲常的恶人,才会使得上天连续降下灾祸。

  这些南方士绅官僚批判了夏允彝、牛金星等人数月而不见朝廷有动静之后,就开始瞄准了内阁首辅钱谦益发难,说这位首辅上任之后就连年北旱南涝,现在还包庇夏允彝、牛金星这些奸人,实在是德不配位,应当主动求去才对。

  钱谦益显然没崇祯心态这么良好,被南方几份士绅办理的报刊骂的焦头烂额之后,他不得不拿着这些报纸前去皇帝这里请罪,并想要借此探一探皇帝的口风,看看皇帝对于夏允彝、牛金星这些年轻官员在河南搞的事是什么态度。

  朱由检拿着钱谦益送来的报纸翻看了几眼,便笑着说道:“不过是一些嗡嗡乱叫的苍蝇,连骂人的语句都是些陈词滥调,先生何必在意。

  呵呵,他们还将你比作严嵩,朕看,先生还是不及严嵩的。先生拿着这样的报纸过来,是想要向朕诉苦呢?还是有其他想法呢?”

  钱谦益的眼中,拿着报纸翻阅的皇帝一脸轻松,丝毫没有紧张焦虑的样子,这让他原本的想法也打了个折扣。于是便小心的说道:“这些报纸骂臣倒是没什么,不过夏允彝、牛金星毕竟是陛下看好的人物,也是真正实心任事之人,这样被人败坏名声,恐怕对他们日后的前途不利。臣以为,是不是将夏允彝、牛金星调回京城任职,先平息了物议再说。”

  朱由检放下了报纸,看着首辅说道:“先生这话不对,将夏允彝、牛金星调离河南府,岂不是给天下百姓一个错觉,说明河南府实施的政策是错误的。难道先生也以为,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的政策是错误的吗?”

  如果钱谦益现在不是首辅的话,他肯定认为这政策是错误的。不过作为大明的首辅,他现在更在意的是皇帝的想法。

  因此他眼睛都没眨一下,便坚定的回道:“臣以为,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都是本朝应当实施的善政。我们这些士绅深受国恩,自然也当为国尽力。

  就如陛下所言,一个连国家税收都不愿意缴纳的人,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国忠君,是难以让人相信的。如今大明南北各省连年遇到灾害,此时还不肯放弃士绅免粮免差的特权,显然是过于自私自利了…”

  朱由检顿时拍了拍手说道:“先生说的好,先生便将这番话语写下来,朕给你写评语,然后登在大明时报上,以作为回击就是了。

  至于河南府的事,就交给夏允彝、牛金星他们好了。区区一个河南府能出什么事,就算出了事,朕也有信心平息下去。

  另外,先生可让内阁讨论对报纸书刊的言论制定规则。我们容许百姓说话,但也不能纵容造谣污蔑…”

  钱谦益一脸的愕然,这似乎和他的本意相去太远,好像自己的话语有些过犹不及了。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