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1章 帝国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很快就要从北方向南方推动了。

  江南士绅对地方上的掌控能力,可比北方士绅强大的多。毕竟南方的自然条件比北方好得多,南方的自耕农还是过得下去的,并不是那么喜欢自己的生活出现什么变化。此外黄立极还希望,能够停下对于海外的大规模移民,把资源用于国内。

  朱由检并不赞成黄立极的主张,他想了许久方才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对于大明的官场风气也算有所了解。

  大明的官员士绅对于每一件朝廷想要去做的事,无一不是求全责备,只要有一点瑕疵都要放在放大镜下批判一番,即所谓的鸡蛋里挑骨头是也。

  而同样是这些官员士绅,对于已成定局的事务,哪怕是弊多于利,也要劝说别人忍耐接受,绝不肯提出对这样的事务进行改革的。

  那些官员是怎么说来的,官场之中,有例不废,无例不兴。这些人啊,把苟且之事倒是当成了升官发财的座右铭了。这样的人,对于大明究竟有何用途?

  先生,你不要看这些士绅官僚对于改革政策的反对是如此的气势汹汹,好像是八月十五的钱江潮一样。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和他们硬碰硬一场,退潮之后究竟谁穿没穿底裤,还未可知呢。”

  黄立极的眼角跳了跳,都不知应该如何应对皇帝的这番话语。然而崇祯只是稍稍停顿了一下,便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

  “至于先生所说,应当把资源用在国内,把人口也留在大陆,避免这些人远离大陆之后让朝廷难以管理,反而成为了外患,又令国内减少了税收。

  朕不认可先生的想法,朕读的历史也不少,倒也有一些所得,就请先生评判一下。朕以为我国上下几千年历史,堪称强盛的王朝,不过是秦、汉、唐和我大明罢了。其他各代,除了蒙元之外,都是难以同这些王朝相提并论的。

  论这些王朝之所以强盛,朕以为正是这些朝代都把目标放在了外部敌人的身上。秦灭六国,汉逐匈奴,唐灭突厥,我大明则以蒙古为敌。然而当这些王朝放弃了对外的目标,转而龟缩自守时,往往就是王朝衰落的开始。

  哪怕是我大明,初期尚能横扫蒙古草原,但是一旦战略收缩,便被蒙古兴起的部族数次入侵至北京城下。甚至当初小小的女真一族,现在都占据了整个辽东,还令我大明将士只能固守坚城,不敢出城野战。

  朕常思,何以如此?如今却小有所得,一个帝国想要凝聚上下人心,光是凭借教化和与民休息是不够的,帝国还需要一个敌人。人民需要把自己在平日里受的苦转移到对敌人的痛恨当中去,而帝国的上层需要新的土地和新的人民以供养他们奢华无度的生活。

  但是一旦帝国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帝国的上层就会把自己的欲望加诸于民众身上,而民众会把自己的痛苦和仇恨对向帝国的上层。

  是以,帝国崛起于对外扩张,而死亡于止步不前。如今的大明,我们用以支持官僚士绅消费的财富来自于海外,用以建设国家的资源来自于海外,用于转移那些底层民众的怨气也在于海外拓殖,在现在的局势下停下脚步,这无疑于自掘坟墓…”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