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章 刑部街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惠侍郎?”倪元璐楞了一下,惠侍郎就是刑部左侍郎惠世扬,他同杨维垣两人共同负责刑部下辖的检察院,也是属于崇祯登基后复起的东林党人之一。

  不过惠世扬虽然以直言进谏,刚正不阿,而扬名于海内,但他可不是左光斗、杨涟这样,只有名望没有权谋的正人君子。

  泰昌帝驾崩,为了让李选侍移宫,从而避免皇太后把持朝政,惠世扬只身进入大内,与太监王安确定了抢夺当时还是太子的天启皇帝(熹宗)的行动,为东林党赢得了拥立之功。没有惠世扬和王安的密谋,就没有天启元年的东林定策之功。

  然而惠世扬昔日名声太大,权谋太深,不仅为忠贤一党所忌惮,便是党内同仁对其也提防不已。

  崇祯二年初,因张泼、黄景昉的举荐,方才得以起复。返回京城之后的惠世扬,一改此前同阉党势不两立的姿态,在工部任职的一段时间内谨慎寡言,因此得到了崇祯的信任,才调任至刑部检察院以分杨维垣之权。

  听闻此人在同老师商议事情,倪元璐虽然内心有些焦虑,但也还是守在了门外等候。

  而此刻在刑部尚书居住的花厅之内,被倪元璐以为性情大变的惠世扬,却在对着袁可立侃侃而谈,丝毫没有平日的沉默寡言之状。

  听完了惠世扬的一番话语之后,袁可立神情不变的对他说道:“元儒此时劝我带头向陛下上尊号,究竟是意欲何为?你刚刚说的那等言词就不要拿来糊弄我了,还是说说你的心里话吧。”

  被袁可立瞧破了心思的惠世扬,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他稍稍沉思了一会,才开口说道:“今上登基以来,建学校、兴教育、发展工商以赈库藏,整军革武以却强敌。难道在尚书大人看来,还上不得一个尊号么?”

  袁可立不为所动的回道:“勉强倒也能算,但是陛下登基以来,所革旧制不在少数,此刻时间尚短,看不出什么问题,总是需要十几二十年的观察,方才能知道今日之政究竟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

  元儒一向心思缜密,怎么会在此刻形势未明之际,让我带头向陛下上尊号。若是日后事有不谐,我今日之所为,不就成了明日之笑柄。

  元儒明知如此,却依然想要我冒这个风险,显然这个尊号不是为了取悦陛下,而是另有图谋。你若是不愿说,便请另寻他人商议去吧。”

  惠世扬沉默了半天,方才慢吞吞的说道:“不知尚书大人对于今日朝会怎么看?”

  袁可立想了想说道:“不过是一些年轻官员不知检点,被陛下抓了一个现行,好在陛下性子宽厚,这风波也算是过去了。”

  惠世扬顿时冷笑了几声道:“陛下性子果然宽厚,但是我东林党人今后在朝中也算是难以抬头了。

  以下官观之,今后内阁推动的改革之策,恐怕更是要多如牛毛了。失去了我等的牵制,再让崔呈秀返回朝堂,这天启年间的东林党祸,未必不会再现…”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