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朱元璋为蓝玉开小灶_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

  首先吧,弩箭并非一次性要大量生产,而是要分批次,每个月两万把弩箭交给专人制造。

  所以一次花费也没那么多。

  其次……

  自然是朱元璋的另一件要事,重要性几乎不下于龙兴营的精锐化的改造。

  那就是……之前的纸厂行业!

  上位早已下定决心,不管是为了百姓,为了以后的千秋大业,纸厂市场这份心那是绝对不能够撼动的,这件事情已经在上位的心中酝酿了很久了。

  毕竟也是关乎科举取士的事情,这一点不管是上位自己还是那些将军们心里都是非常的清楚的。

  虽然之前已经是举办过一期科举的事情了,眼看两个月过去了,的确在科举中诞生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有志之士,为那些将军们也减轻了许多的负担,这一点成就那还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这一项举措将会是一场持续的政策,既可以为自己增加人才,还可以吸引很多的人才进来。

  但问题也是很明显。

  首先,除了有幸考中的士子,其实也有没考中的士子。

  这些没有考中的部分,肯定不可能直接告诉他们你们不行,回去种地吧别白费力气了。

  明年的科举,那当然是还会参加的,那么多年书也不能白读啊。

  不过在科举中也会出现两类问题,首先对于落榜的考生如何进行安置,并不是简单的通告,这样依然是浪费掉部分人才。

  其次就是世家子弟也是参与其中,但是在参加科举时并无法对其身份进行核实,所以往往在科举取士中,世家子弟中举的人数依然是绝大多数。

  如此一来,为了公平,为了考试的制度也只能是择优录取,依然是到不了寒门子弟的手中。

  这两个问题的第一次的科举中凸显出来的问题还是相当的明显的,虽然在内部是比较有清晰的认知的,但是无法公开对外。

  所以上位等人也是非常的头疼,对于考试的内容考虑是不是进行调整或者是考虑建立一所公开的大众化的书院,来吸纳寒门学子。

  等等……

  还有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落榜考生,科举本就是一项吸纳人才的政策,也是招兵的前提,但是为了稳定学子的心,仍然以儒生的方式来考,并未公布兵种的招生。

  所以这里有一个问题只有牛一平想到了,上位等人可以想到了但是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情,那就是落榜后学子们的成本问题,对于双方那都是一个不划算的事情。

  而……

  现在最尖锐的问题也就是出现在了这里,要是全部都安排,那就失去了科举考试的意义。

  因为之前的科举一般都是朝廷下发考试内容,学子们按照考试的方向进行学习,读书等。

  最起码读书都是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和范围,比如深知孔孟之道,或者是根据之前的经典来面会出跟自己想法合情合理的例子出来。

  这都是在学院中,或者是私塾里边应该学习的一套理论技巧。

  虽然表面上看都是非常的天马行空的思想,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这点那肯定是无可厚非的。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