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8 工业本土化的开端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近在眼前的好处是明摆着的,因此各种要求机械组启用加工设备、生产这个生产那个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起来,哪怕有些要求相当短视,但能吹糠见米获得实效的事情,对大家的诱惑度很大,至于那些所谓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什么的,还是暂时放一边吧……

  因此人力轨道车的项目就这样启动了,不过,骆老板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首先,他们要求提供劳动力,显然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最后机械组终于获得六名经过挑选的壮劳力,这些劳动力不是用来操作机床的,他们是杂工,主要的工作无非是搬运和清洁,平时也会给机械组成员们打打下手。

  当然了,对这些汉人的培训还是要做一做的,但是哥几个最后都渐渐放弃了,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些汉人面对嗡嗡作响的机枪,居然战战兢兢地不敢靠近,说这个东西不吃不喝,没有牲口拉,也没有水车驱动,它是怎么转起来的?莫非里面住这什么狐仙妖怪?

  好吧,对此骆老板他们级解释不清也懒得解释,只好随人家的便,比如每天来进入工棚前,都要烧香,没有香了,那也要对着机器作揖甚至磕头……

  尼玛这样的员工带不动啊!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貌似情况有了好转,机械组哥几个对这些人的培训才渐渐开始,不过这已是相当以后的事情了。

  不管怎样,机械组有了劳动力,一切就好办了,成员们在简单讨论了一番后,就决定仿制一种杠杆助力式轨道车,操作者通常是四人,当载重量不大时两个人也可以操作,轨道车的设计重量不到一百五十公斤,几个汉子合力就能抬走,然后往需要的铁轨上一放就能开跑,轻便且容易操作。

  这种车辆虽然从蓝图上看起来不错,但有一个重大瓶颈——轴承。

  骆老板他们几位商量了一番后,决心趁此机会,以轴承生产为起点,正式、全面启动骆老板早先提出的“工业母机本土化换代”计划。

  为此,围绕着轴承的生产,机械组启封了溶洞里的大量的机械加工设备。

  其中包括制造轴承的一台墩锻机和一套热处理淬火回火炉、以及各种金加工设备,其中包括普通的20/30/50车床,半自动液压多刀车床等,这些都是生产通用工业轴承的标准设备。

  另外,还有内外圆磨床、立式钻床以及配套的注脂机等设备,还顺带启封了各种别人都叫不出名字的量具和检测工具,什么内外径测量仪、硬度仪,卡尺、千分尺、深度尺、管尺、高度仪等等等等。

  除了轴承加工有些大费周章外,曲轴加工也是一个令人有些肉疼的地方,因为需要启用溶洞里从旧世界带来的的钢材。

  至于轨道车其它方面的制造就没有什么困难了,反正人力轨道车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