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9章大头,你可是孤最看重之人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怂恿挑事,便又会重回永乐年间的那般状况,安南百姓视大明为侵略者,各地多有反抗**,极其不利于大明统治,直至成为大明帝国的一个沉重负担,最终被舍弃。

  马上平天下容易,可马下安天下甚难。

  安南境内除却两大平原地区可勉强称之为膏腴之地,物阜民丰,其余地区皆是纵横绵延的山脉,根本无法种植作物,大多数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仅靠渔业为生。

  加之内部陈主昏庸,公卿享乐,政客政权,外部与占婆国征战不休,不但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还把安南四方打的千疮百孔,各地都有散兵流勇聚众为匪,以镇目之名拥兵自重,侵害一方。

  不得不说,解大头与黄福所面临的交趾行省,已经是千疮百孔,人心不稳,百业待兴。

  但郡县安南涉及日后陈兵中南半岛,与大明水师遥相呼应,不容出现丝毫差错,因此二人责任之重大可想而知。

  黄福闻言心中一凛,清楚太孙殿下这是对自己存了考校之意,不由陷入了沉思。

  诚如殿下所言,安南如今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大战方才结束,军民未定,建制不全,民怨沸腾之际,可以说谁去谁倒霉!

  但不管心中如何不愿,自己都已经受命接下了这个重担,自然不会应付了事。

  朱雄英见状并未出言催促,而是给足了黄福思考时间。

  毕竟他也想看看,这位名留青史的贤才干吏,到底有没有治理政务的真材实料,否则让其前往交趾,只会恶化当地的情况,反而得不偿失。

  黄福沉吟良久之后,这才出言道:“交趾之地方熄战火,应推行‘安民为得,一视同仁’的教化政策!”

  “只要朝廷广施仁政,施恩于民,不出几年交趾地区定能草莽之区变为禾黍之地,累世雕题之众化为衣冠之民!”

  “衣食足以养尘,弦歌足以移俗。”

  朱雄英闻言兴趣大增,对黄福的回答颇为惊喜。

  黄福还是那个黄福,一语便集中了要害,“安民为得,一视同仁”的教化政策正是由他提出并成功实践,几近将安南百姓内化成了大明子民。

  黄福在安南十九年,威惠兼行,离任时,安南百姓号泣送别,传为一段佳话。

  “黄大人言之有理,不妨细细道来,举几个例子,让解缙这个蠢货多听听!

  黄福丝毫不搭理解缙,滔滔不绝地出言道:“其一,也是当务之急,重新划分交趾行政区域,赴实地考察,参考先例划分,随后改建各府州县大小衙门,以满足官吏办公需要。”

  “其二,重用交趾本地官员,一视同仁,并为其提供优渥的晋升之路,树立典型,激励交趾官员奋勇争先。”

  “愿意效忠大明出仕为官者经审查后皆可委以重任,官复其职,让其尽情施展其所学才华与抱负,臣必将对其一视同仁,择优送往帝都接受赏赐。”

  “其三,安抚民心,稳固统治。”

  “交趾百姓因权臣作乱,常年处于战火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多年,紧急之事便是安抚百姓。”

  “晓谕各府州县官,无论是大明官员还是本土官员,必须尽职尽责,体恤子民,对百姓一视同仁,若有人敢徇私枉法、欺压百姓,臣必严惩不贷!”

  “其四,统计交趾百姓,铸造交趾户贴与黄册,给予田地房屋,令百姓安居乐业,不再饱受流离之苦!”

  “其五,埋葬因战而死的士兵百姓,修建‘英魂冢’,凡日后为我大明捐躯者皆可入英魂冢,朝廷供养遗孀,发放抚恤金。”

  “其六……”

  黄福的表演仍在继续,朱雄英扭头看向一脸懵逼的解缙,语重心长地开口道:“大头,你可是孤最为看重之人,黄先生的大才你已经亲眼目睹,孤让你去交趾,是给你一个跟随在黄先生身边学习治国的机会!”

  “黄先生之才,足以位列宰辅,孤一直坚信,你解缙即便不依靠那满腹诗才,也能依靠宰辅之才,名垂千古!”

  解缙:“!!!”

  【作者题外话】:四更结束啦,兄弟们投票票呀,冲冲冲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