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4章 松江府缺人才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上的风力又足,对灵活性的要求也低。

  “文强、现在松江这边的内港和外港,那个的吞吐量大一些?”

  “还是海港大一些,不过海港的大半业务依然是围绕内港来做的。咱们这边长江沿线的货物无论是北上还是出洋都会来松江转运,陕西、中原的一些产品也会选择从郑州南下武昌,然后进水水运到松江出洋。西洋的好多船到了这里,就不想继续北上了,因此我们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松江确实在发展海贸上有着先天的优势,这里正好处于大明海线之中,又有长江航运之利,整个大明基本上都能当你们的经济腹地,这也是将松江定为特别府的原因,你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

  “下官等明白,这两年我松江港发展还算迅速,现已隐隐有成为整个东南中心之势。”

  “嗯、这也是吾所期望的。不过成为东南中心,可不能只靠贸易这一项,产业才是根本。这两年,你们的产业建设情况怎么样?”

  “棉纺产业是增长最快的,只是现下有个问题,棉花的供应量增长缓慢,我们的棉一直不够用。除了棉纺以外,玻璃类的产业也增长很快,其它的制造业由于基础单薄发展还是有些慢。”

  “棉纺现在确实遇到了瓶颈,原料这块国内很难大幅增长了,地还要留着种粮食哪!不过这一问题会解决的,万里之外的金州正在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园,预计十年左右那边每年输往大明的棉花会不少于五十万吨。”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再说那边好像也在建棉纺厂,估计以后供过来也是以成布为主。”

  “这没关系,你们做成布的印染加工不就行了?还有、除了指望金州那边外,南洋那边的天竺也是产棉大国,想办法多吸引一些过来也是办法,眼光要远一点。除了棉纺以外,你们要在工业品制造上下些功夫。比如可以从陕西、中原将原件进过来,在松江组装成成品,再发往海外。这比从内陆运输成品成本要低,海运在运输大件方面还是要比铁路更方便。在组装的过程中,你们还可以吸收客户的意见,做适当的改进,这难度应该小很多吧?”

  “我们正在想这方面的办法,不过虽然组装的难度小了不少,可关键工艺方面的人才松江这边还是缺。松江这边普通的人力不缺,就缺有技术的人。”

  “这吾也没办法给你解决,你缺人才,其它的地方更缺人才。在南京城的时候俊涛还跟我抱怨说你们松江府在东南大学抢人抢的厉害,连老师都抢去了不少。解决这问题,只能用发展教育这一条路,短时间内想见效很难。”

  王文强说缺人才,也好意思张开这个口!他在延川做过知县、又在天津做过知府,这两地算是大明工业方面人才最富集的了,凭着这份人脉,他可是给松江府挖来了不少人才。只不过还是跟不上现在松江的发展形势而已,在李振新面前抱怨,也是看能不能让他在松江人才引进上再给点政策。这不是开玩笑吗?现在很多地方官员都给李总裁来信打小报告,若是再给他开了政策的口子,那些官员岂不是要进京告状了?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