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 省上和府里到底该谁出钱修路?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以武威为代表的河西诸府有多富了。全府一年的税收收入是130万银元,抛去向上缴的以及底下州县自支的部分,归属府里节留26万多。由于凉州是属于府直管,财政这块和府里是在一起的,两家加起来归薛军芳直管的税收进账就有40万多。府里直属的工坊等产业,一年还能提供二三十万两的利润收益。

  全年净收入70多万两银元,整个武威府加凉州的公职医务和教师4000人左右,工资开支不到30万,剩下能自由支出的资金有差不多四十万。这是什么概念?概念就是仅武威府剩下的这些钱,也比薛军芳之前所在的陇南府整体财政收入多。武威府不但府里的财政情况好,下边的几个县也都挺不错,最差的县财政也能自收自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想到自己之前在康县过的日子,薛军芳就很不是滋味,凭什么人家能这么富?自己在康县的时候老百姓和官衙都穷的叮当响!

  武威府富裕,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交通方面,它是甘肃最早通铁路的大府之一,且地处西域、草原、青藏的沟通中心,商贸活动十分频繁,贸易量惊人,在整个西北都算得上是商贸重镇。还有就是这里灌溉条件好,粮食、橡胶草类经济作物都能广泛种植。另外一点是这里原本地广人稀,发展的负担较轻。

  不光是武威受益于橡胶草和铁路,整个河西地区都发展的不错,甚至甘肃中部的兰州、巩昌两府也还可以。这是李振新最自豪的地方,因为在后世都未必能有这么好的成绩。

  只不过目前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可能不会长久,等有朝一日橡胶树的价值被发现,这里要想继续繁华就有点困难了。为了趁现在的好条件,尽量给以后创造点有益长远发展的机会。李振新专门给甘肃这边的行政主官提出了要求,让当地官府一定要利用好财政结余,在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河西地区的教育普及力度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公路覆盖率也不能落下,与此同时水利设施同样要比别的地方做的更好。

  “军芳、这几天你也大概了解了咱们府的基本情况。接下来,你的重点工作是将下半年财政工作安排到位,同时也要着手和府里的其它部门,以及下边的县主官沟通,把明年的建设计划做好,府里的财政情况你也知道,看着是不错,但真正用的时候还是四处缺钱。作为管钱的,什么紧要什么可以放一放,你心里得有个谱。”武威府的正知府黄百鸣,在薛军芳刚开始工作没两天,就找他来谈话。作为正副主官,两人必须要在重大问题上保持共识和一致,不然工作掣肘太多,很难展开。

  “府尊、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工作,我这几天就着手开展。只是眼前有个紧要的事,省上正在修兰州到武威的油路,他们的意思是乌鞘岭这一段的钱也要我们出,省上直管到兰州到连城这段的钱,府尊这事该如何定夺?”

  “军芳、先说说你的想法?吾也斟酌一下!”一把手的智慧就是先把球踢给别人,黄百鸣显然是此道高手。

  “我听说朝廷在规划兰州到武威的铁路,等西府到兰州的铁路一通,会紧接着往武威修。既然这样,让咱们府再花钱修公路是否有必要?省上毕竟要经管全省的事务,他们在财政上想来要比我们宽裕一些。”

  “兰州到武威之间有天涧乌鞘岭阻隔,修铁路难度极大,恐怕需要耗费的时间会很长,咱们能否等的住?或者朝廷最终会放弃这个想法?也未可知!国事总裁在对咱们省工作的指示上,要我们一定要把改善交通等问题重视起来。现在的问题是,省上在财政上余力不够,所以这事咱们得多考虑考虑。关于财政方面的事,吾这边肯定是尊重你的意见,这事咱们再斟酌!”

  听黄知府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是想把这笔钱出了。薛军芳对他这个想法,有些闹不明白!府里财政虽然比较宽裕,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修这条路最少要花二三十万两银子,凭什么要武威府当这个冤大头。这黄知府,莫不是听了什么风声,他要调到省里去?不然为啥要做胳膊肘往外拐的事?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