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8章 大明使团远赴欧洲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皇帝陛下和国事总裁给贵国国王和人民写的亲笔建交信,烦请阁下转交给贵国国王,并祝国王陛下安康。”

  在双方官员客套的对话中,大明使团和荷兰政府开始了正式交往。之前两国的建交事宜,主要的沟通工作是荷兰驻爪哇的总督府来做,甚至连建交文书都是那边的总督府代签。也就是说直到此时,两国正式建交的国书才真正生效。

  荷兰人给使馆团提供的驻地是鹿特丹城郊的一处小庄园,庄园占地并不大,三百多人勉勉强强够用,不过环境到还不错,临河靠海,十分适宜居住。

  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大明使团的大多数人都将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让使团众人表示很难理解的是,虽然这个庄园是荷兰政府送的,但没有地契,使团只能免费住一年,以后要想长期住就得支付租金,或者是花钱从地主手中把地契买下来。这算怎么回事?这些欧洲红毛也太过小家子气了,真是小气的可以。

  没办法,为了有个长期的安身之所,大使馆入驻后,第一件要办的大事居然是找这处庄园的主人买房子、买地。这座庄园的主人倒是不错,刚一沟通,便痛痛快快的答应了这笔买卖。价格也不是太高,三百多亩的大庄园总价才两百多两黄金。既然这么便宜,荷兰官府直接送不就完了?他们这么大的国家是掏不起这点钱吗?真是很让人无语!

  很是不痛快的驻荷大使,连夜给大明国政院和李总裁写了一份奏折,建议国内给荷兰使馆的驻地也要收钱。他们都如此小气,咱们也不能白大方,这才叫外交对等。

  三百多号人来到这种陌生的地方,刚开始的生活肯定有诸多不便。和当地官府、百姓交流就是个问题,买个菜都很麻烦。没有当地的货币,使团带过来的大明纸币,这里的人很少有认识的,他们觉得这是拿纸来换东西。虽然大家对这事提前有过准备,从国内过来的时候,是带了一些金银这样的硬通货,可金银这种东西价值太大,日常使用起来并不方便。由于不懂当地货币的兑换比例,大使馆在换钱的时候,可是吃了好几次亏。荷兰人在这方面做的实在是太差了,把大使馆安排进庄园后,就啥都不管,压根没考虑他们在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语言不通的问题,之前也有准备,过来的工作人员不少是到海事大学专门学习过荷兰语言的。可问题是,这些人学的也不怎么精且都是官方语言,一和这地方的百姓实际打交道,就互相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只是隐隐约约的能听懂一些名词。这感觉实在是太令人难受了,每次出门要和本地人交流,都得费很大一番功夫,弄的很多人都有了出门恐惧症。

  陌生的地域、陌生的文化、陌生的语言,在这地方生活实在是不一般的挑战。怪不得在离开天津的时候,李总裁对大家说,外事工作千难万险,大家一定要拿出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才能把这工作干好。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