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卫嘴子也靠不住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要培养海军基层军官,北洋大学则是要办成一所培养航海综合性人才为主的国际化综合高校。教员们除了一些本土人士以外,还要大量聘请外国人。天津港有一些欧洲冒险者和流浪人士,只要把名声传出去,估计应该有不少前来混饭吃的欧洲流浪到亚洲的人士。

  不求他们水平有多高,只要具备基本素质就能用。人家都能从欧洲飘到亚洲来,一些航海的基础知识总会掌握吧?大明海军,现在最缺的就是这方面的素质。

  缺兵少将是一方面,没有船只同样给创建海军带了很大困难。李振新原本以为,天津、山东这边,造点老式的福船之类的应该没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就是这玩意现在也没有能力造。大明的时候,海船工业基本上都在南直隶、福建和广东,再加上满清来了之后的破坏,现在北方能造的也就是一些大点的舢板帆船。

  没有基础的制造技术打底,就是将宋应星这样的大佬派过来也是闲的。造大型海船的难度,甚至比造火车机车都高。这玩意得有积累,才能一步步慢慢有突破和提高。不说别的就是船体结构和风帆系统,没有经验慢慢摸索的话,估计要好几年才能摸索出来。

  “先生、咱们就先从舢板船开始吧!一口气也吃不成胖子,弄个大点的舢板船,先让蒸汽机上船再说。”

  “也只能如此了,老夫考虑了一下,可以先做成暗叶的板船,这方面武昌那里有造楼船的匠人,可以先把他们招到天津来做。”

  “可以、船的骨架用钢梁,这样造起来快一些。目前咱们连船料都没多少,找到能造船梁的巨木估计都费事。”

  “用钢梁没问题,用起来还结实和方便。”

  老宋果然是人才,一上手就准备造叶轮推进的蒸汽船,这是要直接跳过明轮船的时代啊!

  将八十岁的老人抓壮丁,为大明海军筹建费心费力,李振新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人家这个年纪,本来都应该退休养老,颐享天年了,可到自己这儿,还要发光发热,简直是毫无人道。可是没办法,宋老目前的作用无人替代。

  不要小看舢板蒸汽船,若是这玩意能造出来,起码在靠近港口的近海,大明海军就能凭借机动优势掌握主动权。要是没这玩意,则只能靠岸炮守港口,当乌龟!

  短时间内李振新对海军没啥大指望,只求他们不要被人堵在港口里,围着打就行。要是情况好一些,能把山东到辽海沿岸守好,那就谢天谢地。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出一只可以前出到日本航线,能将这条海路维护住,是最高目标。

  一想的这事,就想起一人,若是郑大木同志没有反叛,哪该多好!有了郑家海军,不要说守近海了,就是控制南洋,痛奏欧洲流氓都绰绰有余。可惜这人现在非但不是队友,还是是目前的主要敌人。这么着急的发展海军,就是为了防备郑家这个东南亚海域的巨无霸。说不准那一天郑家的海军,就来堵港口了。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