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5章 这就是打草谷的下场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军令的内容,很快传到了军政府高层的耳中。这并不是密令,而是明文,是要专门誊抄备案的。在洛阳的方以智,第一个赶过来劝阻。

  “王爷、如此杀戮可不是善行。”

  “密之、你说乱民们在榆中屠城的时候,有无人劝阻?”

  “想来,是没有吧?”

  “为何会没有哪?”

  “其为禽兽,自然是人人如兽!”

  “人是人兽是兽,人群里不能有兽,不然会让人也受了影响。吾此举就是为了将人里的禽兽给剔除出去,对禽兽的宽容就是在害人。五胡乱华,两宋灭国,清兵屠民之祸就是你们这些对禽兽宽容之人惹出来的祸端。说白了就是人兽不分、是非不明!你们不想想那些屡屡被打了草谷的百姓又有何辜?那些被清军屡次入关,虏去的百姓是犯了啥罪?你们要是能用嘴将他们劝退,或者是用嘴将死去的百姓说活,吾就收回军令!”

  方以智被李振新骂了个狗血喷头,羞愧难当的回去了。从长安赶过来的张同敞,同样也没吃到好果子。其他想劝的人见状,只好打住念头。而李振新却来劲了,直接在兴平时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大说特说人兽之分,还痛批了一翻对本国民众生命漠视,却对残杀破坏百姓的贼人同情的伪善。

  估计这些东西,都会成为几百年之后,人们痛批他反动、残酷、冷血、实行民族压迫和迫害政策的证据,然而李王爷完全不在乎。老子就这么干了,而且是留了大量文献证据在案。

  事情既然已经做了,就要把功效发挥到最大。肖振南陆续发过来的人头,李振新可没有浪费,而是将他们打了包,送给了沿线边民部落的大小头领。并附上了一封说明书,以后凡是到汉地打草谷或者是屠民的都是这个待遇,你们自己掂量着来。

  河州变民的遭遇,很快在整个西北边境传开了,自古以来汉人政权如此狠绝的,似乎只有一个皇帝。大明的成化皇帝,在辽东这么犁过一次地,用了一个词叫绝其种类!不过史书上记载所杀之人,也不过是几百人而已。

  李振新就不一样了,十来万河州人,让他一下子砍去了两三万,还都是壮年男丁。这地方的人也没地儿跑去,因为军政府给其它势力打过招呼了,凡是收留此地乱民的,以同伙论处。

  在河州一带,恶名远扬的并不是李振新,而是肖振南,谁让他是实际执行人哪!削一头这个恶名,过了一百年,还有人拿来吓小孩子。

  本来这事干的够绝了,可是定西王爷还没有善罢甘休。他觉得这样做绝不了后患,怎么就想着从男丁下手来解决问题?女人才是关键!于是他调整了政策,准许未满十八岁的成年男丁,就地就学。但要八岁到十八岁的女孩子都到内地州府上学,年满十八岁以后,再根据她们的意愿看是否回去。提高女性的认知水平,对提高整体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