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陈亮的担忧_重生之玩转金融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还能扛得住。老头子那边多少还有点关系,暂时能周转开来,只不过从一个池子借水出来套给第二个池子,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陈亮叹了一口气说道。

  陈亮背后可是有富丽在那支撑,多少还能扛得住一下,如果不是有富丽在后面撑着,就以如今的局面,恐怕陈亮可没有那个兴致跟魏旭坐在路边吃着烧烤喝着啤酒。

  “魏旭,这关于房地产的调控如果下来了话,热钱效应褪去,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如同岛国那一次那样?”陈亮犹豫了一下,抛出了一个问题。

  陈亮说的正是岛国在九十年代的那一波经济泡沫破裂。

  1989年岛国的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当时岛国的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所谓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尤其是当1990年3月,岛国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岛国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后,岛国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

  这直接导致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面,岛国房价仅仅是一年便已经跌去了百分之七十,原本动辄好几万甚至是十万美元一平米的房价,硬生生跌成了一万甚至是几千一平米。

  大量的房地产商在这一年宣布破产。

  陈亮如今已经大概的知道上面将会针对房地产商进行管控,生怕出现这样的情况,毕竟一出现这样的情况,覆巢之下无完卵,富丽跟实地这两家房地产企业,恐怕将不复存在。

  “不会。”魏旭给出了一个很是肯定的回答。

  “可是?岛国之前就这样了?”陈亮犹豫的说道。

  “别那么悲观,主体机制的不同。我们是社会主义,不像岛国的市场经济,我们主体的命脉始终是由官方进行把控,官方会进行适当的干预。更何况,有了前车之鉴,上面的人更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这一次的调整,只不过是把钱从一个蓄水池转移到另外一个蓄水池而已。”魏旭摆了摆手说道。

  一听到魏旭这么一说,陈亮的心多少安定了下来。对于宏观经济面的看待,陈亮确实不如魏旭,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陈亮擅长的地方并不是这里。

  “那如果持续低迷下去。。。。”陈亮继续问道。

  “持续不了多久的,两相对比一下,华夏已经发展了起来,可是除了港城之外,华夏绝大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目前都远低于世界的一线城市。人们挤破头的往一线城市靠,供需关系摆在那里,即便是短暂的回调,也是相当的有限。或许有低迷期,可是低迷期绝对不会久。”魏旭接连的回答道。

  魏旭并没有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说出来,他可没有跟陈亮说,别看现在鹏城两万一平米的房价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很高,可是日后的房价将会更高,动辄十万一平米那已经是一线城市的常态。

  其实这除了基本的供需关系之外,大家都死命的往一线城市挤,导致供不应求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那便是随后引发的那一波牛市。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