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章 赌命!三族夷灭!!【求追读】_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赌命!三族夷灭!!【求追读】

  淳于越有所依仗,凭借的并非是儒家的大道理:之乎者也!

  他先搬出了泗水九鼎!

  尔后又把琅琊碑赋推了上来!

  在辰辉的照耀下。

  淳于越站在泗水九鼎和琅琊碑赋中间,他的底气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雄厚。

  很快。

  诸博士们也纷纷站出来补充谏言。

  “一统期间,大秦在覆灭赵国以后,陛下顶着内外压力再度废除了斩首记功制度,试问……这不是在维护嬴秦之统御法理性,又是什么?”

  “陛下去年东巡鸡头山,祭祀黄帝,通传九州,君权神授,亦是在积极奠定嬴秦之统御法理性!”

  “老夫也要补充一句,陛下初次东巡在路过北地之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礼,威震四夷,尽显我华夏军威……”

  “吾皇宽仁,厚待中原余贵万民,未曾擅开屠戮诸事,时刻彰显圣贤明君之相,九州民心自当归属大秦,效忠吾皇陛下!”

  ……

  诸博士们基本上围绕四个议题,佐证始皇在维护统御法理性方面所做的努力。

  第一:一统期间,包括但不限于废除斩首记功制度等等的国策调整。

  第二:祭祀黄帝神明,君权神授,奠定国祚之基。

  第三:通过阅兵威震四夷……

  在中原老百姓的认知中,统治者只要能够让四夷宾服,民心肯定会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导向。

  也正因此……

  东郡陨石上刻有亡秦者胡的字样,才会引得始皇暴怒异常。

  第四:善待中原余贵万民,理当获得圣贤明君之名……

  毫无疑问。

  最后一条多少有些属于儒家博士的吹捧之意。

  可在辩论场上提出来,倒也是说得通的。

  毕竟嬴政在处理六国余贵之事方面,确实非常宽仁,除却六国君主之外,就连六国王族都未擅杀。

  真的算是仁至义尽了!

  高台之上。

  军武勋贵派系依旧沉着脸,因为他们普遍对六国余孽的看法都是……全部杀光!

  从军事角度,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但政治是复杂的,帝国法统肯定也不能只单单依靠军事做为支撑。

  上位。

  嬴政对于儒家派系的整体表现相当满意。

  淳于越摆出了两个事实。

  泗水九鼎和琅琊碑赋!

  诸博士们则是纷纷佐证四个议题,且句句都说到了嬴政的心坎里。

  高台右侧。

  左丞相李斯非常满意淳于越的识趣,琅琊碑赋用以驳倒狂徒尹烈,那么泰山碑赋肯定就是他来亲自操刀了。

  渭阳君和九卿宗正则再度感觉……尹烈这回绝对是毫无胜算了。

  怎么反驳?

  没法反驳!

  泗水九鼎和琅琊碑赋就摆在那里,淳于越专门做了两手准备!

  反观尹烈却被关在精铁囚笼中……不可能留有任何后手!

  单靠耍嘴皮子,诸博士们的四个议题,也同样有理有据,很难驳斥。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