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未来之对手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样甲胄近万具,相当自己所有工匠日夜打造五年盔甲数。

  虽吃惊这个发现,王斗也不会因此停下自己军中的武器打造与研制,造不如抢,那是流寇思想。王斗一向鄙视。

  算算自己军中原来盔甲,还有从清兵手中夺回的盔甲数,朝廷拔下的盔甲等,王斗现在己经有盔甲一万六千余副。其中铁甲约二千五百副,还有众多的棉甲与锁子甲。

  从清兵手中夺回的盔甲运回保安州后,舜乡堡盔甲厂与军服厂的工匠日夜赶工,将它们改造成大明军队的甲胄样式。如果这些盔甲未来全部装备军队,舜乡军豪华的装备阵容在大明各将稳排第一。

  ……

  “朝廷拔下鲁密铳一千杆,本将有意将其中五百杆改为自生火铳样式,先试于军中作战。若是将之改动。军工科有什么困难?”

  在王斗巡视时,身旁火铳厂内的工匠们都在埋头苦干,顾不得看他这定国将军一眼。

  论起工作热情,舜乡堡各厂的工匠向是非常高。对他们的管理。王斗采用的是底薪加提成加奖金的方式,多劳多得,但如果火铳质量出了问题,那是很可怕的事,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

  在舜乡堡,各厂出产的火铳盔甲。或是腰刀长矛,每一件武器都有编号,上面还注明工匠名字,管事名字等。出了问题,可以非常方便地找到负责人头上。这使得舜乡堡出产的武器质量向来很好。

  其实大明工部及各卫所出产的武器也是如此,制度拟定上没有问题。

  只是整齐的腐败,有法不依,却使他们拟定的制度成为一场空文。

  看了良久,对工匠们的工作态度王斗还是满意的,询问身旁军工科主事赖源龙。

  在王斗班师回州时,崇祯皇帝令工部与兵仗二局筹措的一千杆鲁密铳,十门红夷大炮也随军带回州内。

  除了火炮,大明的武器生产向是奇怪,有时质量很好,有时质量很差,视监督的官员不定。天启年工部押解山海关三千杆鲁密铳,只查验出几十杆不合格产品,王斗的运气不错,这一千杆鲁密铳有毛病的不到五十杆,余者大多精良。

  在王斗看来,除了大明地方州县及卫所,他们作为税役上交的武器质量靠不住外,工部与兵仗二局出产的武器质量还是不错的。大明火器研究兴盛,高端新式火器层出不穷,却由于火器库存掌握在文人与太监手中,各地军头宁愿购买冷兵器。

  ——对他们而言,发下几千根长矛就可以拉起一只军队,相比昂贵的,需不断投入的,质量还经常靠不住的火器,算是便宜实惠,却大大影响了大明新式火器的推广。

  “将军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