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番五十一:何时退位?_红楼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山的消息,更如烈火烹油一般,鼓荡的连臣家中子弟都想往海外寻金山的。这些年在秦藩、汉藩大发横财之人,将金银带回大燕后,很是激起阵阵风浪。老臣之意,如今大燕疆土过于广阔,凡事当以安稳为重。此时正是依靠皇上天威震慑国运之时,皇上岂能言退?”

  林如海紧皱眉头沉吟稍许后,对贾蔷道:“十年内,非良机也。”

  贾蔷笑了笑,道:“暂且就这么一提,也是因为老国公薨逝勾起的。不过人嘛,都会死,没甚么大不了的。朕从不做万岁之梦,秦始皇、汉武帝,对了还有那位英明神武的李唐太宗皇帝,圣明一辈子,到头来却昏了头落了下乘,惹人耻笑。

  朕不去吊孝老国公,便是想告诉世人,生老病死并不可怕,只要活着的时候,好好活,不辜负不虚度,那么死亡又如何?权当闭眼休息就是。

  朕的这番话,起居舍人记准了,润色一番后,送往官报发出。

  要让百姓们明白,轰轰烈烈的生,坦坦荡荡的死,才是人生至理!”

  薛先恍惚明白过来,笑道:“看来圣上对百姓出海的进度,还是有些不满呐。也是,不提暹罗、安南等诸多外省,只秦藩、汉藩、唐藩、宋藩四藩重地,整个大燕的百姓全添进去都不够!”

  曹叡摇头道:“还是要循序渐进。太过激进,必生乱事。”

  贾蔷颔首道:“太过激进要不得,如汉时迁移巨室以填边塞的做法,有害无益。”

  听闻此言,诸老臣们纷纷松了口气。

  果真强迫巨室迁往外藩,他们敢肯定,必有人起兵生乱。

  倒不是怕颠覆了社稷,可一旦处处烽烟,国力必然大大受损,得不偿失。

  却又听贾蔷道:“朕有个想法……大燕如今施行三年义务兵役制,太子并诸年长皇子们,在军中服役的时间都已经超过三年,所以世上无人应该例外。朕寻思着,边塞所能用的兵,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尤其是北疆,元武八年那一战,打的罗刹鬼伏尸三十万,至少三十年内不敢再有南侵之心,所以不必再留二十万大军驻于彼处。

  既然苦寒边塞用不到,而大燕内陆一派承平,那么兵役兵员许多都只是走个流程,白白荒废了。

  且有权有势或者有银子的人家,还会走动门路,弄虚造假逃避兵役,既造成了贪腐,又坏了国法。

  所以朕觉着不如这样,每年新征义务兵员,悉数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发往秦、汉、唐、宋四藩土服役!

  以大兵团为建制,搞生产建设!

  三年内表现优异者,可提前一年调回大燕,入边军服役,服满二年,表现优异者,可直接提为基层武官。

  若还肯虚心向学,就能继续考入皇家军事学院,前途无量!

  这,也算是一条晋升之阶了。”

  顿了顿又问道:“永城候,大燕如今一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