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3章 再派勋贵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虏会在三河盘桓十五天吗?”

  “不会的,豪格虽然愚蠢,但黄太吉和多尔衮却是精明,学生以为,三河的假象瞒不过他们的,建虏大军很会就会出现在京畿,如果宣大兵和山西兵冒然向京师移动,怕是正中建虏下怀,一旦有变,不但白白丧失兵马,宣大和山西之地将无兵可守,因此学生赞同兵部的意见,宣大兵和山西兵都不可轻动,非万不得已,不宜向京师移动。”

  “再者,在京师征集义兵和调集外镇兵马进京勤王,并不矛盾,一个是强内,一个是引外,就眼下的局势来说,强内比引外更重要!只有京师强健了,城防稳固了,勤王的外镇兵马才能更有效果。”

  太子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众臣听了,大部分人都是微微点头。有朝臣在心中暗暗感佩,经过一年的历练,感觉太子殿下比去年更加成熟,更加稳重啊,大明,未来将有一个圣天子啊。

  连林欲辑也不得不承认,太子说的有一定道理。

  朱慈烺继续道:“至于公平。学生以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上下齐心协力,人人参与,方才是聚拢京师人心、守卫京师的最佳方式。富家子弟不善劳作,上了城头怕也做不了许多事,说不得还会添乱,倒不如让他们拿出粮米,给民夫饱食,如此事半功倍,各取所需,朝廷负担也能减轻一些。”

  “至于京师义兵的战力问题……学生以为,没有人天生就会打仗的,只要善加操练,在城头见过血之后,不论军户、民户、匠户、灶户,商户,我相信,都是可以变成强兵的。就如我精武营的新募将士,他们很多人都是民户,但无论开封还是玉田,他们的英勇都有目共睹,难道有人敢说他们不会打仗吗?”

  “至于不情愿,世间本就没有完全情愿的事情,面对战争,人人都想趋利避害,躲避战争,但如果人人都这么做了,又有谁来保卫京师?”

  “再者,义兵未必一定要上城杀敌,只要他们能修筑工事、保障后勤,运送伤员,为城头将士输送箭矢武器,做巡逻瞭望之类的辅助作战任务,使京营将士可以专心御敌就可以了,只有战事吃紧,京营伤亡过重时,才会把他们顶到第一线,所以老尚书尽请放心,朝廷绝不会让他们徒自牺牲的。”

  朱慈烺心平气和,声音清楚的将自己的理由说完。

  御座上的崇祯帝微微点头,对儿子的口才和条理,越发喜欢了,心想,我儿似我啊……

  “……”林欲辑哑口无言,白须抖动,向太子施一礼,退回原处。

  眼见朝臣对义务兵制已经形成了共识,利弊也分析的足够清楚了,御座上的崇祯帝也不再犹豫,立刻命令内阁拟旨,连夜行动,明日清早就要将“义务兵制”昭告全城,令内阁,兵部,刑部和顺天府共同执行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