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9章 金州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的态度,不然长久下去,必为小邦所轻视!”

  商议到此,策略也就定下了,而李倧的命运也就决定了。

  大明支持废除李倧的王位。

  至于后续谁为朝鲜王,大明不但拥有最后的决断权,而且在事前事中就要参与,以选出一个真正对大明有利的朝鲜王。

  其实就大明来说,朝鲜王是否英明?是否贤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的朝鲜王必须毫无保留、彻彻底底的执行大明对辽东建虏的战略,这也是大明册立朝鲜王的第一考虑。

  如果金州没有战事,那么朝鲜王的选择和册立,当然应该是由朝鲜事务大臣高斗枢直接负责,

  但现在金州有战事,朝鲜王的废立,又不能拖延,需的快刀斩乱麻,不然支持李倧的残余如果闹起事来,说不得又会是一场动荡。因此最后议定,由礼部侍郎杨汝成即刻亲往朝鲜,实行内阁军机的计划,废李倧,考察朝鲜王室,从中选出可任之人,上报朝廷,以作最后的决断。

  圣谕传出,杨汝成领命,立刻动身,坐船从秦皇岛出发,过旅顺,往朝鲜而去。

  至于孙定辽等一干被擒获的汉军旗将领,隆武帝最后决断,给他们一次自新的机会,准予他们戴罪立功,在军前使用,但是有功,不吝赏赐,但如果三心二意,依然对建虏抱有幻想,那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律两罪并罚,从重从严!

  ……

  说到准许孙定辽投降,就不得不说另一件事。

  ---在仁川港之战中,旅顺水师提督郑森将投降的几个汉军旗骑兵全部斩杀。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一直都知道郑森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对于变节者,历来都是狂风暴雨,毫不客气,当初施琅只是逃离,并没有实际降清,但郑森听闻消息之后,就暴跳如雷的将施琅全家全部斩杀,最终逼的尚在犹豫的施琅投降了建虏。

  今日郑森如此处置投降的汉军旗,老实说,朱慈烺并不是太意外。

  郑森此举,不符合朝廷收降汉军旗、动摇汉军旗和建虏关系的攻心之策。

  如果投降亦是死,那汉军旗以后怕是没人投降了。

  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朱慈烺能理解郑森的想法,但对郑森的做法,却不认同,攻城攻心为上,虽然汉军旗数典忘祖,助纣为虐,着实可恶,但为了平定辽东的大局,还是要竭尽可能的拉拢他们。

  这不是个人的好恶,而是一个当权者,为了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国家最大的利益,不得不的选择。

  如果是个人,朱慈烺会对郑森竖大拇指,但作为朝廷的水师提督,他则以为,郑森太过意气用事,是不合格的。

  为此,他已经写了书信,传与郑森,委婉的劝说。

  只希望郑森能听从,虚心成长,目光远大,敞开胸怀,成为一个更合格的统帅。

  ……

  “报!”

  这

  请收藏:https://m.bioit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